洪泽湖啊,你百般情怀,你日出斗金,造福万代,虾蟹银鱼肥,稻花莲花开......洪泽湖水清又清,两岸人民喜开颜。千百年来,洪泽湖吞吐滔滔淮河洪流的同时,也哺育了沿湖两岸居民,为沿湖各地带来了无限生机。
洪泽湖位于“南水北调”工程东线部分的过水通道,既是淮河流域大型水库、航运枢纽,又是重要的渔业、禽畜等生活和工业产品的基地,守护好洪泽湖生态是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生态复绿交接仪式
为更好守护洪泽湖生态,护航当地产业发展,盱眙县委政法委坚持统筹协调,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机制和手段,重拳治理,高效恢复,形成“保护、打击、预防、修复、联动”五位一体的生态司法保护“盱眙模式”,走出了一条司法守护生态绿色发展的特色道路,交出了一份闪亮的“司法答卷”。
高位推动,同心聚力,形成洪泽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强大合力。7月12日,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夏道虎和淮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青共同为洪泽湖流域环境资源法庭启用按下全息启动球。当天,辖区八家基层法院院长签订了洪泽湖流域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作协议。法庭的启用和协议签约,标志着法庭辖区将构建起“保护、打击、预防、修复、联动”五位一体生态司法保护通道完全贯通。
全省首例非法捕捞水生植物判决研讨
盱眙县党委、政府成立全县生态司法保护领导小组,与县河长办联合印发《关于建立“河长制+检长制”协作机制推进河湖生态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盱眙县加强行政公益诉讼工作实施意见》,制定《大河大湖生态司法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依托“两法衔接”信息平台,与法院、公安和环保、国土、水利等行政执法部门建立信息共享、联席会议、案件移送、双向咨询、备案审查等工作机制;与行政执法机关组成重点区域流域水环境专项检查组,定期开展拉网式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发出检察建议10余份,并督促整改落实。盱眙县推动成立洪泽湖沿岸洪泽、淮阴、盱眙、泗洪、泗阳、宿城等2市6地检察院参加的“洪泽湖生态保护检察联盟”,形成各司其职、相互衔接、协调配合、联动互动保护新格局。近年,盱眙县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4家单位,共同签署全国首个《关于构建凹凸棒黏土矿产资源协同保护机制的实施意见》。今年3月,盱眙县联合泗洪县法院、检察院、司法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签订《生态复绿管护协作协议》,形成“司法审判+检察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格局,为洪泽湖流域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翻开新篇章。
盱眙县洪泽湖环资法庭
盱眙县法院院长执行“增殖放流”等修复性裁判
高压态势,重拳发力,形成洪泽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强大震慑力。坚决惩处破坏洪泽湖生态犯罪,持续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细化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证据标准,统一司法尺度,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各类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犯罪行为。盱眙县公安局成立食药环侦大队,严厉打击河湖领域非法捕捞违法犯罪行为,尤其是对使用“电毒炸”“绝户网”等禁用工具和禁用方法非法捕捞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共查处非法捕捞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盱眙县检察院针对市廉政风险教育警示片披露的盱眙县桂五水库水源地水质为V类水的问题,向桂五镇政府和县农业衣村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整改桂五水库上游水源地养殖场,从源头防控水质污染。盱眙县法院洪泽湖流域环境资源法庭作为全省9家环资法庭之一,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截止今年上半年共受理环境资源案件466件,审结466件,对298名刑事被告人判处监禁刑。今年,对在洪泽湖非法捕捞芡实、螺蛳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全省首例非法捕捞水生植物案获法院一审判决,推动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珍贵野生动物保护,审结社会广泛关注的许某等人非法猎杀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河麂案。依法维护环境执法权威,以裁定驳回起诉、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等方式判决环境资源行政案件13件,对74件环境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作出准予强制执行裁定。针对盱眙境内偷盗矿产资源行为多发现象,监督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处罚15件。淮安市委主要领导对盱眙县办理的桂五水库违规养殖案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公安局查处偷盗矿石
禁渔执法
高瞻远瞩,治理给力,形成洪泽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强大效力。惩罚犯罪只是手段,恢复受损坏的环境资源才是目的。盱眙县切实发挥环资审判职能,坚持把“恢复性司法”理念应用到日常审判工作中,不断加大生态要素的入刑比重,明确刑事制裁“绿色化”要求,在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同时,督促行为人履行生态修复义务,完善“补种复绿”“增殖放流”等修复性裁判执行模式,责令180名被告人承担环境修复责任,累计补栽树苗2673株,增殖放流鱼苗26.3万余尾,缴纳生态修复资金960余万元,建成全国最大的资源环境资源“补植复绿”修复基地,督促破坏环境的相关人员在修复基地补种1000余棵,在基地组织法治宣传教育5次400多人。 2020年8月,盱眙县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滥伐林木案件,“被告人马某某犯滥伐林木罪,判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在泗洪县徐洪河右堤迎水坡朱湖镇许圩段补种杨树苗木110株,并负责养护1年,验收成活率需达到85%以上。”盱眙县建成全国首个矿山修复基地、省首个野生鸟类生态修复基地,构建森林、河湖、土壤、矿产等多维立体保护格局,提升了生态修复效果和司法辐射效应, 走出了一条司法守护生态绿色发展的特色路。省人大、省检察院、市政协等领导先后视察调研,对此项工作予以肯定。
盱眙法院水上流动巡回审判点敲响巡回审判第一锤
环资法庭巡回审判
鼎力护‘绿’,利剑斩‘污’。盱眙县坚持推进司法审判深度融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凝聚形成“司法审判+检察监督+行政执法”工作合力,协同推进洪泽湖流域生态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响“守护大湖境美”司法品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白云中感受到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法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