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全省首例“飚车案”,突破重重困难,将嚣张跋扈的嫌疑人绳之以法;在抢险危化品泄漏时中暑昏迷,醒来的第一句话却还是关心群众有没有受伤;资助贫寒学子考上大学、改变命运,却不愿透露自己姓名。他叫刘云浩,现任淮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二大队大队长。
从1984年7月参加工作,35年来,刘云浩不论是站马路、守平安,还是处理事故、追缉逃犯,始终以守住初心、摆正公心,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百姓期盼要求自己。因工作突出,他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嘉奖5次,11月24日又在北京荣获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累累功勋的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惊心的瞬间。
硬拿下全省“飚车”首案
“都还是孩子,非要这么上纲上线吗”“不就是车开快点吗,又没撞到人!”办案区外,飚车案嫌疑人父母气势汹汹向刘云浩“问罪”。
一段时间,淮安“飙车党”深夜急驰城市主干道,巨响炸街、超速竞驶、肆意闯灯,不但严重扰乱居民生活,更危害公共交通安全。
2016年8月,上级指定刘云浩为“8·11翔宇大道飙车”专案组组长。“办案阻力很大,嫌疑人父母不理解,嫌疑人本人不认罪,本省又无先例可循。”刚接手案子的刘云浩着实感到压力不小,但这也激起了他不信邪的倔劲。
刘云浩带领专案组成员布卡口、查监控、固定证据、研究法条,连续奋战几昼夜,很快将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并将案件办得滴水不漏。此案成为全省“飚车”首案,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家级媒体报道,引发了全社会对于“飙车犯罪”的热议与思考。
作为交警大队长,刘云浩业务精湛,屡破大案,从警以来办理治安案件1000余起,追究刑事责任500余人,大队先后被市公安局记集体三等功,被省公安厅记集体二等功,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
累倒现场,醒来想着的却还是交通安全
2016年8月,一辆运输液苯的危化品车在淮安境内发生侧翻。液苯剧毒且易燃易爆,事故车上方有十万伏高压线,如果处置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你们先去前面拉警戒带拦车,通知电力公司准备抢险!”刘云浩带领民警到达现场后,立刻要求其他民警后退保持安全距离,自己却抓起一副防毒面具和消防战士一起深入事故中心现场进行处置。
烈日炎炎下,刘云浩不顾槽罐随时有泄露爆炸的危险,靠前指挥施救人员一点一点地拖拽槽罐。最终槽罐被安全地拖离现场,而连续奋战3个小时的他却因为高温和呼吸不畅当场昏倒。救护车上,刘云浩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却是提醒旁人:“现场不要急着解封,等罐子拖到安全区再说!”
“匿名爸爸”改变两个贫寒学子的人生
“我们上学时候特别穷,吃不饱,我们班主任做了顿萝卜烧肉给我吃,我一辈子都记得、都感恩!我要将爱心传递下去。”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云浩得知母校淮州中学两名成绩优异的高中生朱某某和顾某某,因家庭原因即将辍学。他立刻决定要资助这两位小校友,不但支付学费,还通过班主任每月给她们打生活费,直到两人都考上一本大学,彻底改变了命运。
可自始自终,刘云浩都拒绝与两名女孩见面,甚至都不愿意透露名字,只愿做“匿名爸爸”。“别说我是谁,别让孩子有心理负担。”“以后孩子念出来了,有出息了,也多帮帮其他人就成。”刘云浩以这样的匿名方式传递爱心与温暖,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