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巡特警:立足实战练强兵 聚焦巡防促实效
2020-12-10 15:33:00  来源:淮安警方
   今年以来,淮安市公安巡特警部门根据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关于实战练兵的统一部署,深化开展以“拓巡面,强职能,改机制”为主旨的巡逻防控机制改革,着眼于提升社会面见警率、治安动态控制力、应急反应处置力,理顺巡防运行机制,构建立体化巡逻防控体系,着力打造高素质过硬巡防队伍,进一步提升了巡防效能。

练兵提站位,筑牢忠诚警魂



  “集中讨论+个人自学”。通过党小组、党课、专题学习等方式进行集中讨论,组织单位备勤、巡逻休整的碎片时间开展个人学习,依托“学习强国”、手机党校等学习平台督促个人自学,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巡防队伍。今年以来,开展集中讨论50余次,切实提高了全体党员民警的党性观念。



  “理论教学+实境教育”。通过学原文、读原著、悟真理,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切实提升理论水平,同时组织实地教育弘扬红色文化,通过选址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烈士陵园等地,以实地瞻仰、洗礼教育、重温入党入警誓词等方式,强化革命传统思想认同,进一步加强全体民警、辅警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扬巡特警“五特”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持砥砺前行。


  “融合业务+转化成果”。结合巡防业务知识丰富理论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政治练兵,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坚持政治建警 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以更高标准、更强的使命感投入巡防工作,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去,进一步提升了全体民警、辅警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筑牢忠诚警魂。

练兵锻能力,打造精英队伍



  “体能训练+技能训练”。根据公安部下发的《练兵大纲》、《练兵手册》,结合巡防模块业务能力短板弱项,制定了全年的训练计划,并克服工训矛盾,采取针对性措施,糅合体能、警务实战技能训练要素,围绕基础技能战术、武器警械使用、常见警情处置、现场处置指挥、现场急救、警务驾驶、警务体能、实战心理、现场沟通、综合体能等内容,迅速投入实战练兵工作,科学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战练兵、集中轮训、自学自练等活动。


  “模拟实战+实战演练”。紧贴实战,促进实战训练专业化,模拟警情,灵活采取模拟实战演练、现场演练、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等训练方式,将模拟场景转化为实战演练,加大应急预案演练力度,固化处置流程,确保每名队员都能熟知自身在现场处置中的位置、职责和处置流程,切实提高了支队民警、辅警实战能力和处置水平。


  “每周集训+定期考核”。立足巡防民警岗位需求与工作实际,精心安排训练内容,于每周四组织开展紧贴实战的岗位练兵和集中强化训练,注重及时将集训成果转化为推进巡防工作的实际举措,并组织开展贴近实战的巡逻盘查、突发警情处置、应用射击等科目训练考核,进一步巩固训练成效,促进了支队巡防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以来,已开展集训50余次,模拟实战演练30余次,考核20余次,达到了以考促练、以练促战的效果,形成了自觉练兵、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练兵促创新,焕发巡防活力


  “传统经验+创新手段”。总结巡防工作先进经验做法,不断创新思维,转变方式,打造亮点,唱响品牌。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巡防手段,强化数据赋能,着力培养一批懂业务、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充分借助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全面整合案件、人员、车辆及巡逻勤务等信息化资源,实时掌握巡防工作质态,切实提高了巡防工作整体效能。


  “常态巡防+机动处突”。坚持常态与机动、固定与移动相结合,合理配置巡防警力、安排勤务、配备装备,全面推行动态化巡逻勤务模式,创新巡防体系,整体提升社会面巡防动态控制力,实现巡逻防控网格化、规范化、专业化,形成一警多能、动静结合、相互呼应、整体联动的巡防网络。


  “军事管理+人性关怀”。进一步严格管理队伍,坚持从严治党治警的理念,建立完善一日生活制度、请销假制度等纪律条令,以军事化管理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巡特警队伍。定期分析队伍思想状况,强化民警、辅警八小时外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同时关注对全体民警、辅警的人文关怀,对遇到困难的民警、辅警及时伸出援手,为其排忧解难,切实将各项暖警爱警措施落到实处,着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精湛、向心力强的巡防队伍。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