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勤湖区生态守护者
2020-09-27 13:57:00  来源:淮安警方

  破获的“3·22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入选2016年度最高人民法院评选的全国十大经典生态保护案例,破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6·27洪泽湖首例非法采矿案”,洪泽湖区食药环刑事案件80余起,公诉134人,待诉25人……这是淮安公安洪泽分局水警大队大队长王道勤上任4年来交出的成绩单。 

 

  洪泽湖是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既是淮河流域大型水库、航运枢纽,又是渔业、特色产品的生产基地,素有“日出斗金”之美誉,丰富的水产资源自然受到不少违法犯罪分子的觊觎,非法捕捞、狩猎、采矿等犯罪行为,严重威胁着洪泽湖生态。“守护湖区生态,打击湖区食药环犯罪是我们公安民警义不容辞的责任。”王道勤说。 

   不同于侦办陆地案件,侦办湖区案件存在人员、船只流动快,视频、监控无法安装,痕迹、物证难以发现等客观困难,无法依靠传统的侦办陆地案件思路、手段及装备解决取证难题,王道勤就在不断地摸索与实践中独辟蹊径,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法:收赃人作为违法犯罪链条的联结点,就好比是打蛇“打到七寸”这个要害部位,案件侦破的成功率就大。    

  3·22非法捕捞水产品案”是王道勤上任后破获的第一件大案要案。20163月,洪泽湖渔政监督支队在西顺河镇张福河村平安码头查获大量非法捕捞的新鲜螺蛳。螺蛳是维持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生物,被喻为“水下清道夫”,过量非法捕捞极易导致水生态系统失衡,而且洪泽湖全水域已多年禁捕螺蛳。在了解情况后,王道勤立即组织民警从唯一线索——收购人孙某身上寻找突破口。检查过程中,孙某随身携带的记事本引起了王道勤的注意,他立即围绕记事本内容展开分析研判,并带队沿着365公里长的湖岸,走访了淮安洪泽、盱眙和宿迁泗洪、泗阳的沿湖6个乡镇,连续奋战3个月,调查上百人,最终固定了犯罪证据,破获了这起非法捕捞螺蛳重达一万五千余斤的重特大案件。 

    

  洪泽湖不仅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湖底还囤积着淮河千古行流形成的优质黄沙资源。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这里非法采砂日益猖獗,不仅对湖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严重威胁着蓄水、行洪和航运安全。 

  6·27洪泽湖非法采矿案”是洪泽区首例非法采矿案件,也是2017年度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为了彻底摸清湖区非法采砂的活动规律及其特点,王道勤带领专案组成员多次利用节假日夜间至凌晨这一非法采砂比较猖獗的时间节点,深入湖区实地侦查,搜集第一手的情报信息。面对非法采砂人员的围攻和雾中迷路燃油几近燃尽等危险困境,王道勤都凭借丰富的经验一一化解。同时,对违法犯罪证据进行“固定”,为案件的侦破和犯罪嫌疑人的绳之以法打下坚实基础。对湖区“韩桥”停靠点453条非法采砂船彻底“清零”。 

 

  办案经验固然重要,科技设备的投入运用也必不可少。近年来,王道勤积极向分局申请,购买了二架无人机、一艘高速快艇等先进装备,在大案要案的侦破中都发挥了大的作用。 

 3·29非法捕捞水产品案”是洪泽湖区侦办的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为了全面地收集证据,王道勤带领工作组利用无人机,从空中对非法捕捞的水域场景及“鱼贩子”收购水产品的现场进行全程秘密拍摄取证,适时掌控“鱼贩子”收购完毕准备转移的大好战机。2018329日凌晨3时许,经过前期近一个月的秘密侦查和精心布局,专案组在三河闸北侧,对前来收购渔民在南三河里非法捕捞的水产品的5名“鱼贩子”实施“收网”行动,人赃俱获,并搜查到他们自当年31日禁捕期开始后的重要犯罪证据,发现非法捕捞的犯罪嫌疑人共55人,此案圆满告破。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在30余年的从警生涯中,王道勤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汗水都奉献给了洪泽这一方热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忠诚担当。“随着洪泽湖被纳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捕退捕范围,我将带领水警大队一班人,强化对各类违法捕捞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为洪泽湖生态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道勤表示。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