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午,淮安市涟水县公安局行政审批科民警为滞留在该县救助站的9名流浪乞讨人员办理了落户手续,并办理了身份证。这意味着这9名滞站对象从此有了新的身份,不再是流浪乞讨“三无人员”,可以彻底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没想到,身份不明流浪了大半辈子,现在不仅有了户口,还办理了身份证,真的太激动了!”拿到身份证的老张感慨地说。
经了解,涟水县第三人民医院长期负责收治该县救助站收留滞留在涟水、伴有不同程度智力障碍的流浪乞讨人员。这部分人大多不能清晰表述自己的真实身份,无法与他们的亲属取得联系,这也给寻亲送归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因为没有合法身份,他们还不能正常享受政府的医保、低保等惠民政策。涟水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户政中队民警获悉此情况后,积极对接涟水县民政局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对滞涟无身份流浪乞讨人员进行逐一调查询问。民警通过多方努力寻亲无果后,决定为9名人员开辟绿色通道,按照“容缺式”办理户口和联合救治安置等相关文件精神,与救助站工作人员反复商定后,为他们登记入涟水籍,并为他们申办了居民身份证。
涟水县公安局的这一举措,不仅为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政策安置、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破解了难题,同时也给社会治安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涟水县公安局分管领导说:“为流浪人口及时提供上户办证业务,是我们落实‘容缺式’办理户口的具体体现。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不懈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户籍、出入境行政审批等便民利民措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推动公安放管服改革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