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动‘无讼淮安’创建,紧扣‘聚合力、强平台、提质效、走前列’的目标定位,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提档升级、形成影响。”这是淮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章润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市法院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
“无讼淮安”是淮安中院自助开发的在线多元调解平台,目前访问总量33万人次,调解机构1532家,调解员数量3462名,今年以来对2638件案件进行了调解,调解成功1692件,相关工作入选《江苏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无讼淮安”在线多元调解平台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得到江苏省高院院长夏道虎、安徽省高院院长董开军、市委书记蔡丽新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理念的转变:强化矛盾纠纷“事前防”
“收到了收到了!”2020年7月3日上午,“无讼淮安”平台视频上,江苏享得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相关人员晒出了被申请方的微信转账记录,证实该货款及违约金已兑现。
今年7月,江苏享得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向涟水县人民法院起诉涟水县红窑镇的一家企业。涟水法院立案庭收到该案件立案材料后,在征求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迅速将案件分流至驻院人民调解工作室,由人民调解员孙宇清负责处理。
孙宇清阅卷中发现,本案中,江苏享得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与南京某家具有限公司签订家具购销合同并预付4000元订金,但是对方却迟迟没有交付家具。江苏享得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想打官司却有着自己的顾虑:本案的诉争标的不大,打官司不仅增加申请方交通、食旅费用支出,也增加双方人力和时间成本,到底划不划算?在听闻淮安法院推出“无讼淮安”在线多元调解平台时,该公司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提出了申请。
在与双方公司多次沟通后,调解员孙宇清通过视频方式,组织双方共同围绕争议焦点开展讨论。由于案件事实较为清楚,仅用时半小时,双方就口头达成了协议和共识,随后又通过电子签名的方式,确认了调解协议。协议约定货款及违约金现场兑现,一场纠纷就此化解。
办理案件是职责,化解矛盾是使命。这是淮安中院树立的新理念,“无讼淮安”在线多元调解平台就是这种理念的实践平台。市民通过手机进行实名认证后,即可从婚姻、家事、民间借贷、道路交通事故等20多种常见民事纠纷中选择进行诉前调解。该平台还为当事人提供法律知识解答、解纷方式引导、诉讼风险告知、诉讼服务指引等线上服务,及时帮助解决法律问题,引导在诉讼外理性化解纠纷。
科技的力量:推动矛盾纠纷“线上调”
葛某与肖某(女)于2012年6月举行结婚仪式,未办理结婚登记。因家庭琐事争吵,肖某于2019年10月离家出走,至海南工作。2020年1月,葛某诉至洪泽法院东双沟法庭,要求判令双方女儿随自己共同生活,肖某承担女儿抚养费。双方不约而同地向法院提出,尽量避免和对方见面。原来,双方积怨较深,以至于最近几次见面均爆发激烈争吵,甚至闹到报警的程度。法庭调解员邵军电话通知双方在手机上安装“无讼淮安”在线多元调解平台微信小程序,召集双方通过该平台进行在线视频调解。在确认双方身份后,调解员邵军逐个与其谈话,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即双方女儿随葛某共同生活,葛某自愿承担女儿全部抚养费。调解员邵军通过平台向双方发出调解协议,双方阅读后,通过在线签名功能立即进行签字确认,一起矛盾尖锐的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顺利化解。
疫情期间,“无讼淮安”充分发挥其“隔空”优势,让当事人“不见面也能握手言和”。通过本平台,用户可以实现远程视频调解、电子证据交换、文书线上签字,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
2016年,王某从李某处购买了一批钢材,约定2017年底结清赊欠的6万元钢材费,直到2020年王某依然没有支付欠款,故李某诉至法院,请求王某支付所欠钢材费及利息。
法官了解到王某人在国外,因疫情影响难以回国应诉,在此情况下,法官多次通过电话与其联系。得知双方都有调解意愿后,法官采用线上视频连线方式进行调解,经反复沟通协商,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通过线上电子签名签署了调解协议。
持续的推进,实现多元化解“再升级”
长期以来,“无讼淮安”坚持建用并举,加强平台后续开发,回应实践需求,不断优化完善平台功能。
增加OCR智能识别、手机扫描材料上传等功能,减轻调解员和当事人信息录入工作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贯通“无讼淮安”平台和法院内网、最高院诉讼服务平台,实现各系统案件状态同步,支持案件相互流转;按照少开发项目、多增加模块的原则,积极与司法部门沟通,将各类调解平台入口统一至“无讼淮安”平台,共同为群众提供“线上解纷一站式服务”。推动网上司法确认功能尽快实现,赋予网上调解协议以执行强制力。
始终坚持“服务群众”的目标,结合“法官进网格”和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建设,努力让平台为更多群众知晓并使用。在保证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专业调解组织全部在线注册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平台调解力量。编写《“无讼淮安”使用常见问题答疑》,对调解员反馈较集中的问题以及使用中总结出的使用技巧进行归纳整理,及时为调解员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