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法治教育场馆串起一条自西向东辐射全区的“普法带”,56个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都有独具特色的法治品牌,“法治茶馆”“法治菜园”等小微站点畅通基层依法治理微循环……近年来,常州市金坛区以法宣教育场馆为主体、法治文化阵地为支撑、法律服务站点为着力点,倾力绘制一张基层普法依法治理的新地图。
锚定精准普法的经纬度
“除了好玩有趣的游戏,大家还在体验馆学到了些什么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法律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我们……”作为金坛区法治宣传教育的“枢纽阵地”,金坛区青少年法治教育体验馆设有法治宝盒、法庭实录、漫画说法、法治魔方、心灵驿站、法治擂台等22个普法板块,2017年6月正式启用后,已累计接待省内外青少年实践学习超15万人。
“民之所望,普法所向。按照精准普法的要求,不贪大求全,不骛于虚名,力求规模适度和效益最佳。”金坛区委依法治区办副主任周文俊介绍,城区以民防教育体验馆、茅山方向以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市区方向以青少年法治教育体验馆为主体,构建一条自西向东辐射全区的普法带。
绘制法律服务的等高线
“十余年来,一直是‘有房无证’,可以说是我们的一块心病。现在终于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动产权证,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公证处实实在在为我们解决了问题!”金坛区尧塘街道林丰社区陆家庄安置小区第一批4户居民拿到了房屋不动产权证书,解开了大家多年的心结。
针对动迁安置房长期未办证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金坛区司法局与办理量较大的东城街道、西城街道和尧塘街道主动联系,建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证机制,在办证现场设立公证党员服务点,由党员公证员带头,每周定期现场答疑,形成小区分片责任制的工作格局,更好地满足居民对公证法律服务的即时、精准需求。自金坛区集中办理安置房公证以来,累计接待群众现场咨询近20000人次,集中办理继承公证近2500件。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从“一证难求、排长队”到主动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办证效率大幅提升,来源于背后的那只“强大的手”。金坛公证处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强化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金坛区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
校准依法治理的坐标系
金坛区指前镇东浦村一直以来有“吃杠茶”的传统。在金坛话里,“杠”就是抬杠拌嘴闹纠纷的意思。过去,村民习惯“不去衙门去茶馆”,请德高望重的老者评个理——茶越喝越淡,理越辩越明,最后理亏的那一方掏腰包付茶钱。如今,东浦村对“吃杠茶”传统进行创新,开设了法治茶馆,还入驻了调解团队,不仅成为村民休闲、品茶的地方,也是当地人议事、说理的好去处。
近年来,金坛区借助“有事好商量”“民生茶社”“老兵工作站”等平台优势,建立村(居)援法议事点125个,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议事活动3000余次,解决群众身边问题17000余件。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法治护航让乡村更美,农民更富。金坛区儒林镇柚山村推行“学议做评带”为内容的“五步”议事法,解决盘活农村闲置民房、集体用房以及工厂遗迹等民生问题,打造长三角首个以“工业遗迹+湖荡美食+乡村文化”为特色的示范基地,走出一条旅游产业与基层自治水平“双提升”的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