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武进:德润人心 厚植社会治理道德底蕴
2022-05-11 20:04:00  来源:文明武进

  近年来,常州市武进区坚持将德治作为培育区域社会治理内生动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核心价值浸润人心形成道德约束,通过榜样力量转化德行实现道德施教,通过文明实践服务社会主导道德建构,不断增强社会治理道德底蕴。 

   价值融入打牢思想基础 

  通过社会宣传、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面向基层群众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使之成为人们日常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基本遵循。广泛宣传注重每时每刻每处,创作本土特色的城市景观小品、公益广告精品、文明视频短片,依托线上线下各类阵地广泛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人长廊、先贤步道、美德故事林、道德文化墙等主题广场,有效推进了德治阵地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等行为准则,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家风、行风、民风。深入践行注重入脑入心入行,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选择等方面对市民进行规劝和引导;依托道德讲堂、家长学校及文明实践阵地等,开展做文明有礼的武进人等教育培训;印发宣传手册50万余份,发出文明养犬、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各类倡议。 

  典型选树激发道德自觉 

  开展多种形式的典型选树、学习评议活动,让广大市民学有榜样、行有典范。广泛选树道德典型,以身边典型来激发道德自觉,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阳湖先锋、最美人物等评选表彰,建立善行义举榜、好人广场(公园、长廊)、乡贤馆,让平民英雄成为学习的榜样,凡人善举成为践行的标杆。有效释放好人效应,发挥身边典型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在调解纠纷、扶弱济困、助学帮学、关爱特殊群体等方面积极作用,为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提供有益补充。切实发挥讲堂作用,积极推动道德讲堂融入社会治理,针对现实中群众关注的铺张浪费、厚葬薄养、诚信缺失等社会热点问题,创新形式、拓展外延,开展百姓视角巡讲巡演,通过群众评、群众议、群众辩的互动形式,去伪存真、祛恶扬善、形成共识。 

  文明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坚持提升认知与推动实践相结合,积极拓宽群众参与渠道,组织开展多形式的志愿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深化文明创建,通过典范性文明城市建设这项系统工程,积极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引导各创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铺垫精神基石。深化文明实践,深入打造文明实践 志愿同行品牌矩阵,有效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资源,构建“15分钟服务圈;发挥40支区镇两级常备支队和700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30万名志愿者力量,让各种小而美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遍地开花。深化群众监督,最大限度把群众智慧力量调动起来,运用群众力量推动突出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公园、商场等公共场所组织公共文明引导员,开展文明劝导和秩序引导;在各重点行业和单位组建道德评议会,褒扬讲诚信、讲公德的人和事,鞭挞失信、失德的人和事,以民间舆论场形成有力道德约束。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