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小区“红管家” 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1-12-01 16:59:00  来源:江苏学习强国平台

  “有困难就来找我,小事儿我来解决,大事儿有组织帮忙。”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湖港名居小区的薛大妈经过组织和群众“双推双选”,成为小区“红管家”的光荣一员。为不断延伸基层组织“红色触角”,消除城市基层党建空白点,常州经开区持续开展“红管家”行动,组建了一支由物业党支部、业委会(物管会)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成员和党员中心户组成的“红管家”队伍,越来越多的党员主动亮身份、践承诺,在小区这个基层治理的最前沿,飘起了一抹“经开红”。

  织密组织体系“一张网” 

  “为引导广大居民群众铭记革命历史,在小区内组织开展了‘建党百年观红影’活动,累计观影人数达300余人,受到了广大业主的一致好评。”戚墅堰街道湖港物业项目经理刘峰兴奋地说,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湖港名居党支部书记。 

  湖港名居党支部于2019年9月成立,隶属于河苑社区党总支管理,这是常州经开区第一家试点成立的物业服务项目党支部。2020年,成立红色物业党建联盟,加快推动“红色物业”创建工作,把党旗插在物业管理“第一线”,30个物业服务项目创成市级红色物业示范点,湖港名居获评“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省级示范点”。今年,常州经开区继续先行先试,出台《关于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试点孵化业委会党支部、物管会党支部等一批功能型党支部,推进红色业委会(物管会)和红色物业建设“四率”提升行动,将党建引领与小区治理、物业服务有机融合,有效破解治理难题,小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9.8%。 

  构筑小区治理“共同体” 

  “我们小区有13个楼栋27个单元、919户2900位居民,这样高密度的小区只设置4个垃圾定点投放站,哪个站点该撤掉,哪个又该保留,谁说了算?”潞城街道名桂坊小区物管会主任朱银锋焦急地向曙兴社区第五网格党支部书记沈华求助。为下好“先手棋”,由网格党支部牵头,召集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会商,决定由9名网格支部党员带队,27个楼道长逐一进入业主家中进行走访摸排。最终,收集到“垃圾站点位设置征集意见书”900余份,通过“一潞有你”APP将社情民意上报给了街道指挥中心,为最后出台《名桂坊小区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工作方案》提供了详实的参考,撤桶并点工作也因有居民的支持得以有序开展。 

  通过“垃圾分类革命”这样涉及小区公共事项的要事、难事,网格党支部、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新三方治理力量共商共议联席机制在实践中更加成熟,“民主事项党组织先议、重大事项党组织先审”制度在实践中得以巩固。此外,常州经开区还探索推行“交叉任职”协同治理模式,实行网格党支部与业委会、网格党支部与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与物业服务企业“双向进入”,通过组织融合促进服务融合,实现了“1+1+1>3”的良好效果。 

  激活共治共享“一池水” 

  “红管家”队伍建成后,生活在小区的党员们主动到所在小区报到,在工作之余主动服务群众。丁堰街道蓝山湖小区党员楼道长孙兰芹面对楼道电动车停放这个“老大难”问题,几经思量,萌生了划分停车位的想法。她率先在自己居住的11号楼试点,沿着墙边贴上了该单元每户的门牌号,一个门牌号对应一辆电动车,一共划出64个停车位,此外她还对这64辆电动车做上标记。“楼栋每户家中的电动车我都会发放一个绿色的扎带,扎在车把上,这样就可以区分其他楼栋与我们自己楼栋的电动车。如果有其他电动车停在这边,我和其他志愿者就会将它挪至专门的电动车充电区。”孙兰芹解释道。 

  试点成功后,孙兰芹的电动车停放经验在小区里推广开来,孙兰芹也因积极参与小区治理的行为,收获了“时间银行”积分,这是常州经开区以蓝山湖社区为试点创新成立的首家党群志愿服务平台。

 

  社区“时间银行”项目负责人刘凯表示:“时间银行”推行以来,有近百名志愿者报名。在职党员、青年团员、退休居民共100多名成为“时间银行”合伙人。 

  在小区治理中,小到一件件琐事,大到一件件急事、难事,都离不开居民的参与。常州经开区通过实施小区“红管家”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党心人心,以党员先行带动居民前行,形成“党员担当、居民参与、小区自治”的良好氛围,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