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检察官学院的检察历史展览馆入口处,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检察院获得的“全国模范检察院”奖牌,被放置在荣誉长廊首位。“每一位来此学习、交流的检察官,第一眼就能看见它。当我看到这块奖牌时,内心既激动又有着沉甸甸的责任。”武进区检察院检察长朱文俊介绍,1995年、1998年,武进区检察院被高检院先后授予并确认全国检察机关最高荣誉——“全国模范检察院”,成为全省检察系统学习的楷模。一路走来,武进检察追求卓越的脚步从未停歇。
“领航计划”定方向
“全省领先、全国有影响力”,一直都是武进检察锚定的目标,而班子建设、党建引领则为发展精准定向。在落实司法责任制的过程中,让院领导、中层干部回归办案本位,已经成为常态化举措。司法改革开展以来,院领导率先垂范,树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办大案、办难案;党员干警在办理疑难复杂案件、攻坚克难中树榜样、立标杆,党的政治优势持续转化为核心竞争优势,为高质效推进检察主业定向领航。该院被最高检授予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科技强检示范院,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全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
“扬长导向”谋发展
优质的检察产品最能体现检察贡献度。一直以来,刑检优势、未检品牌就是武进检察之“长”。翻看今年以来的任务指标,刑事检察有35项核心业务指标位居全市前列,降低审前羁押率和量刑建议均衡化等重点项目在改革中稳步推进,未成年人“四大检察”探索质效显著。
近年来,武进未检秉承精细化办案理念,实现未成年人案例办理“一站式”询问取证全覆盖。联合开展改善女童居住环境的“安巢暖蕾”项目,加强与教育部门联动,针对校外培训机构频频“爆雷”现象,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推动全市培训机构合同、收费不规范行为专项整治,真正让“检察蓝”成为未成年人的保护色,工作成效得到最高检和全国妇联调研组的充分肯定。
“强基工程”固根本
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不断探索,尝试从“网格+公益诉讼”与“党建红盟”蹚出一条新的路子。
今年3月,根据网格员上报的“辖区内一窨井盖缺失”线索,武进区检察院牵头推动多个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最终明确了管护部门与责任主体,彻底解决了十年遗留问题,保障了群众“脚底下的安全”。目前,武进区检察院已与区法院、公安以及环保、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等多个部门构建“党建红盟”,实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执法与刑事司法、公益诉讼检察信息共享和沟通衔接。
“队伍强、业务精、作风好,全面建设的步子才能走得更稳更牢。不断打造更高质量的检察产品,更优更实服务经济发展大局,这就是武进检察‘模范院’的新姿态。”对于该院的未来,朱文俊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