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值守、奋战高温!常州公安警徽闪耀在抗疫一线
2021-08-06 20:50:00  来源:紫牛新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常州公安机关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广大公安民警、辅警顶着烈日、耐着高温,奔赴各重点区域和高速公路出入口,全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急难险重,他们挺身而出;重点区域,他们日夜值守;紧要关头,他们风雨无阻;服务群众,他们情真意切。

  抗疫“老将”主动请缨 

  周彪,天宁公安分局局前街派出所医院警务室专管民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57岁的他奋勇冲在防疫一线,一天也不懈怠地奔波于辖区两所医院之间,维护着群众的就医安全。派出所领导考虑到他年纪较大,想安排他到二线开展后勤工作,被他果断拒绝。他穿戴起一层层防护装备,与24名医院警务室辅警共同坚守在医院。 

  今年7月底,防疫形势再次严峻。作为抗疫“老将”,周彪再次主动请缨。他带领队员们和医院保安组成防疫专班,在急诊、病房大楼、化验室等区域设置引导岗,落实医院内查温、验码以及佩戴口罩的措施。酷暑之下,这份工作并不容易,但周彪对年轻的队员们说:“我们背后就是医护人员和病患,绝不能出一点疏漏。” 

  守城门轻伤不下火线 

  杨勇刚,常州交警支队钟楼大队七中队民警。2016年,杨勇刚工伤右肱骨大结节骨折,评十级伤残,因其疤痕体质,固定手术部位骨质增生严重,常年疼痛,仍坚持在一线。虽已年近50岁,但他主动要求参与此次邹区收费站的防疫工作。 

  “请您告知身边的亲朋好友,疫情时期减少外出,减少聚集”“谢谢您的合作,祝您一路平安”……杨勇刚一句句温暖的话语、温馨的提示,赢得了广大司机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夏日的午间气温很高、热浪滚滚,长时间佩戴的口罩和面罩下是他不断冒出的汗水,长时间的站立让他右腿伤病复发,隐隐作痛。但他深知防疫工作的重要性,累了稍事休息,又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去。 

  兄弟携手抗疫到底 

  赵焕平,武进公安分局一名老民警,今年是他第二次驻扎在防疫隔离点了。面对封闭的工作环境,曾担任过派出所长的赵焕平表现出一贯严谨踏实的作风,将防疫点的安全稳定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

 

  8月2日晚,武进区防疫点负责人微信工作群迎来一位59岁的老民警,他叫白云彪,是马杭派出所一名社区民警,和赵焕平是在公安战线共事多年的好友,这次主动请缨投身防疫点工作,白云彪刚进群就表明决心,深受感动的赵焕平随即发出了“兄弟一场,携手抗疫,疫情结束,我们退休”的号召,两位临退休民警勇挑重担、并肩奋战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工作群内的防疫工作者。 

  “疫”夫妻情更切 

  诸亚锋,常州交警支队高架道路大队副大队长,是骄龙铁骑队负责人。近日,在疫情查控点设置后,他迅速组建一支12名铁骑队员组成的青年突击队,承担沪蓉高速常州北出口疫情查控工作,每天工作到凌晨。

 

  诸亚锋的妻子郑海燕,是经开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护师,疫情防控以来主要负责疫苗接种点接种工作和重点人群核酸采样工作,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该接种点平均每天注射疫苗3000余针。

 

  尽管战疫的忙碌让两人聚少离多,却让两人对彼此的工作更加了解。妻子终于明白,丈夫在“零点行动”后回到家一句话都说不出的疲惫;诸亚锋看着自己摘下手套发白发皱的双手更是感慨:“原来海燕这么不容易,戴着橡胶手套我都吃不消,难以想象她每天全副武装的那种煎熬。” 

  “父子兵”携手防控 

  贺志平,高新区公安分局圩塘派出所社区民警。疫情防控以来,他加班加点逐户排查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常人员,同时宣传防疫知识、电话核实上千条数据;逐一督促麻将馆、足疗店、美容院、KTV等场所暂停运营,并签订责任书。每天,他对进入小区、来往渡口的人员、车辆逐一盘查,督促物业门卫、渡口岗亭提高责任心,守好“前沿阵地”,坚决把新冠病毒拒之“门”外。

 

  儿子贺嘉澄是江苏警官学院大三学生,在父亲影响下,假期主动参与圩塘派出所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吃住在派出所,配合父亲主动到社区进行人员核查。截至目前,父子俩已核查千余人。 

  父女战疫同上一线 

  陈剑峰,高新区公安分局孟河派出所社区民警,连日来如陀螺一般在派出所、社区中“转动”。落实防疫相关举措,督促棋牌室、麻将馆暂停运营,积极搜集辖区内的涉疫线索。

 

  女儿陈翊是南京医科大学一名在校生,此次疫情她紧跟父亲步伐,毅然申请加入“青年突击队”,前往S238卡口参加疫情防控工作。16时—24时,每天一站就是8小时,但陈翊的身影一直屹立着,一次次抬头、倾听、执笔,记录的是车辆、人员信息,也是一方土地的平安。她说:“虎父无犬女,能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再苦再累都值得。”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