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日,赵利陵怀揣满腔热情,正式成为江苏溧阳竹箦镇竹箦村的一名专职网格员。针对村内留守妇女儿童、孤寡老人较多的现状,赵利陵积极发挥雷锋精神,铸牢公仆意识,全心全力帮助村民排忧解难。自己能行的就主动帮忙,自己不懂的就上网学习;自己能解决的就亲自动手,自己能力范围外的就通过网格平台精准推送到相关部门。
通过半年与村民的磨合,赵利陵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服务体系,不仅自己掌握了多种服务群众生活的小技能,像医疗保障、就业等民生服务也能帮助村民精准对接有关部门进行咨询、解决,让村民们真正享受到“小事上门服务,大事不跑冤枉路,有事只需找小赵”。
为了村民遇到问题时能及时找到自己,赵利陵自费设计、打印了服务名片,并挨家挨户发放。仅仅一年的时间,村民们已经习惯了“有事叫小赵”,“小赵”这个亲切的称呼成为了村民的暖心小棉袄,“要办事,找小赵;要帮忙,找小赵”的顺口溜更是传遍了竹箦村的每家每户。
彩色的地图
年初的疫情让人猝不及防,忙于排查的小赵脸上多了一丝惆怅,村里的门牌号年代久远,历经三十几年,墙上的门牌号早已所剩无几,且不是规则排序,通过门牌号找人实在是困难重重。
为此,小赵抽空画网格地图,对于情况特殊的就亲自询问,就连常年不在家的搬迁村民和挂靠户都坚持不懈地摸清具体情况。最终,小赵把网格内的每一块建筑物门牌号与住户关系都画上了等号,具象地画在了地图上,通过地图上不同颜色,可以快速地找寻到任何一个门牌号所在的位置;通过住户目录索引,可以轻易地根据门牌号找出与之对应的所有住户关系,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积极参与网格员培训
入职一周年之际,小赵总结一年以来的工作收获与教训,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有两件事让小赵至今记忆深刻。一件是帮助居民火烧了一个巨大的马蜂窝,领导得知后不仅没有表扬还狠狠地批评了小赵,因为小赵不是专业的消防队员,单独行动很有可能引发人身安全问题,而最好的方法是通知消防队来处理。另一件发生在炎热的夏天,一位老人在公交站台中暑,小赵除了等待专业救护人员前来施救毫无办法,事后小赵想,万一遇到的是心肌梗塞患者,那长时间的等待就意味着死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应当掌握。
专业,是一切工作的核心,群众工作不是靠一腔热血就能完成的,民众难题也不是仅有特长就能解决的,没有专业、没有规范,结果也许就会适得其反。唯有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技能,持证上岗,才能完善网格服务体系,强化网格服务能力。适逢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组织了电力知识培训和救护知识培训,小赵以此为锲机,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通过了考试,拿到了相关职称和师资。对于拿证的意义,赵利陵说到:一是专业人员才能看得懂场景中是否存在问题,有利于准确上报案件;二是专业人员才有资质处理相关事件,尤其是救护生命等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重大事项;三是可以专业指导网格内其他同事和志愿者,帮助大家服务更专业。
用专业知识修复车间电路故障
没想到刚取得证书不久就派上了大用场。赵利陵循例走访网格内的英瑞界医疗器械厂时,主管焦急万分地告诉赵利陵,今天一早发现缝制车间的操作电源断电了,打电话给溧阳市里的专业电工,由于今天雾大,电工被堵在了路上,到现在都没来。五万多件防护服急等着赶工。
具备国家四级电工的赵利陵了解了车间内的电路铺设和具体故障情况后表示可以解燃眉之急。公司主管知道后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让车间主任拿出应急电工工具。赵利陵在电箱附近找到了短路的电线,娴熟地修复好故障线路,启动了整个车间的机器。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网格服务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日常消防、家庭情感矛盾心理救援、老旧建筑风险评估……只有专业才能胜任,只有专业才是对人民负责。他始终用初心服务于群众,并把自己的初心与网格融于一体,不忘使命,奋斗在平凡的岗位。
一双棉拖鞋
走访孤寡老人陆婆婆时,赵利陵发现婆婆还穿着夏天的塑料凉拖鞋,心中不禁一颤,这么冷的天气了,婆婆在家穿凉拖鞋不冷吗?赵利陵俯下身子仔细观察陆婆婆的脚,看到婆婆的脚趾头上长满了冻疮。在一遍遍侧耳倾听、耐心询问下,赵利陵得知原来陆婆婆的棉拖鞋上周被狗叼走了,没有儿女在身边,自己腿脚不便也走不动路,只能拿出家里的凉拖鞋。
赵利陵急忙跑到村口的小卖部,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陆婆婆挑选了一双又厚又暖的棉拖鞋。陆婆婆看到赵利陵买回的新棉拖鞋,再三推辞,还问赵利陵拖鞋价格,执意要把钱给赵利陵。赵利陵坚持不愿收钱,最后说道:您就把我当做您的亲孙子”。
赵利陵俯下身子亲自为陆婆婆换上了全新的棉拖鞋。陆婆婆眼含泪花,激动着握着赵利陵的手说:“乖孙,婆婆脚暖和了,心更暖和!”
身为一名党员,身为一名网格员,赵利陵正努力走在最前面,用脚步丈量网格,用真心服务群众,用担当守护平安,不断深耕网格工作,让温暖撒遍网格的每一个角落,让阳光照进每一个群众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