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常州市社科联组织的“社科专家面对面”人文知识讲座,在常州图书馆推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活动——常州市法学会副秘书长、律师蒋建伟,以今年大热的社会剧《三十而已》为案例,带大家像律师一样思考《〈民法典〉视角下的婚姻家庭》。此前,武进博物馆在暑期的“武博学堂”陆续推出了几期面向未成年人的普法课;钟楼区法律服务志愿者协会近期正在探索以论坛剧的方式来普法……
如何从冰冷严谨的法条里寻找人类缜密的逻辑思辨精华,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民众学会法律思维、独立思考?普法人正在创新。
一部剧里的婚姻家庭
“我们提到‘法律’这个词,会有一定的距离感,但一说到婚姻家庭,每个人都会觉得跟自己息息相关。”蒋建伟从业已有25年,现为江苏瑞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说起为何以一部现象级都市情感剧为由头做讲座,他说,《民法典》将于明年元旦正式实施,日常生活里,其实会出现很多细微的法律变化,这种变化足以影响人生;大众热捧的剧不仅显示了社会热点所在,也可以用来更有针对性地形象阐述法条。
蒋建伟从电视剧中摘取的第一个例子顾佳和许幻山的恋爱故事就关乎婚姻家庭的起点——“结婚”。在剖析了结婚的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后,他重点讲述了《民法典》新增亮点,即在第1053条中规定:婚姻双方必须如实告知是否患有重大疾病,不如实告知可请求撤销婚姻等。由此延伸,蒋建伟还通过分析剧中人物王漫妮是否需要返还富二代财物等,详细讲述了法律对于同居、彩礼的认定和判决依据。
“结婚—婚姻财产关系—离婚”,《三十而已》的剧情在蒋建伟的讲座中被浓缩成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详细解答了法定夫妻共有财产的范围、“忠诚协议”的效力问题、家事代理权、夫妻共同债务等,还着重讲述了《民法典》里离婚制度的7大主要变化。
一堂课中的律师思维
“一起爬山吗?”“您看我还有机会吗?”“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原本平淡的几句话和一首童谣,在网剧《隐秘的角落》热播后,成为今年暑假挥之不去的恐怖“阴影”。今年8月,武进博物馆携手江苏常武律师事务所,在“武博学堂”为未成年人及亲子家庭提供法律思维和实践课,关爱青少年成长。
“我们律师在处理信息时,一般会运用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程序思维和权利思维。”律师石阳说,“我们必须把事件的核心,从感情与混乱的表象中剥离出来,重视整个事件逐步推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他在给小听众们分析公交车司机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时,就形象地对比了大众思路与律师思路的区别。
“唯有让未成年人了解其重要权利,帮助孩子们树立牢固的证据思维,告知不同年龄段可以做不同事情,才能让孩子真正保护自身权益。”带着孩子听完讲座的家长赵女士深有感触,“我们现在给孩子的法律普及不是太多了,而是范围太小了、领域太窄了!”
一场戏外的法律理解
“我们经常与老百姓就民事纠纷打交道,以往的普法大多形式比较单一,固定节日常规动作比较多,所以,我们曾集中探讨过普法成效,并尝试实践。”常州市钟楼区法律服务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江苏钟鸣律师事务所律师顾晓说。
成立于2019年3月的钟楼区法律服务志愿者协会,旨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供法律援助,进行法律文化研究以及法律服务志愿者活动等。今年5月,在与钟楼实验中学就法制教育课程深化合作洽谈时,“论坛剧”成为大家思想火花碰撞后的成果。
“所谓‘论坛剧’,其实就是根据某一案件或某一件事,排演一出戏,但只演一半,剩下的随机邀请居民或学生上来演,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反应。在演出结束后,根据不同的结局进行法律讲解和点评。”顾晓介绍。
让普法变得多样有趣,如春风化雨,深植人心,这才是创新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