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吸毒者就像一座巨大的冰山,
坚硬、冷酷和无情……
无论你怎么去温暖他、感化他都无济于事,
他依然坚硬、冷酷和无情……
然而,在后续照管四年来的风雨相伴、守望相助下,常州许许多多回归社会的戒毒者勇敢地走出了毒品阴影,努力地找回了家人信任,坚定地保持着戒毒操守。
我们一直能听见坚冰融化的声音……
2016年6月,省戒毒管理局和常州市司法局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同挂牌成立了常州市后续照管指导站,开始接收江苏各戒毒所常州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通过“引导、教育、帮扶、服务”的服务方式,对刚从戒毒所走出来的戒毒人员进行为期一年的后续照管服务,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后远离毒品、戒断毒瘾、融入家庭。
四年来,后续照管工作人员秉承“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理念,始终围绕降低复吸率目标,严格按照让照管对象“个人安定、家属满意、社会认可”总体要求,开展后续照管服务,打造常州司法行政品牌特色。
引导——照管对象的倾听者和陪伴者
指导站通过电话、微信、短信和上门走访等多种方式常态化开展对照管对象的引导和提醒,常怀“细致之心”,倾听他们的“声音”,通过这种亲切陪伴式的戒毒康复方式,让照管对象不再“毒”行,时时刻刻在他们耳畔敲响警钟,引导他们坚持保持操守。
教育——所内教育和所外照管相结合
为实现戒毒人员从戒毒所到后续照管的无缝衔接,尽量缩短他们离开戒毒所的“真空期”和“危险期”,指导站采取提前介入的方式将后续照管工作向戒毒所内延伸,通过主题帮教、远程会见、同伴教育和亲属学校等多种方式,提前介入戒毒所与强戒人员建立沟通和联系,形成所内教育和所外照管的“一条龙”戒毒康复服务模式,增强戒毒治疗实效。
帮扶——“康复一个人,挽救二个家,影响三代人,造福全社会”
指导站始终突出“帮”字主题,以“康复一个人,挽救二个家,影响三代人,造福全社会”为工作理念,建立照管对象“家庭变故必访、情绪异常必访、重大节点必访”三必访制度,多措并举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切实提高了后续照管工作实效。
照管对象李某在强戒在服刑前有十多年企业工龄,出所后由于年龄太大,即使缴纳社保也达不到拿退休金的最低年限。经过指导站大半年协调,多次奔波于社保局、档案局及李某原单位,终于帮助他衔接上服刑前的十二年工龄,他和其姐姐给指导站送来了锦旗致谢。
标榜——树立戒毒典型,激发榜样力量
指导站严格按照省局典型培育指标,在照管对象中物色成功戒毒骨干,进行重点跟踪培育,着力打造戒毒典型,激励其他照管对象拒绝毒品,健康生活。
服务——“一个团队、两个平台”,营造和谐戒毒环境
以“助人、自助、助社会”为宗旨建立戒毒志愿者团队:
——“龙城阳光家园”,发展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以及戒毒典型为志愿者,开展公益活动,提供志愿服务,营造和谐包容的戒毒康复环境。
——搭建就业协调平台:立足就业安置问题,通过企业家志愿者,为照管对象提供就业便利。
——搭建未成年子女关爱平台:重视照管对象未成年子女成长健康问题,通过社会组织志愿者,为他们提供各种辅导和帮助。每年开展护苗行动,给困难照管对象家庭未成年子女发放助学金。
照管对象李某还在戒毒所时,指导站就提前与其建立联系,一年多来不断对其家人进行帮扶,并向所内的她反馈帮扶情况,提升其戒治效果。出所后,指导站第一时间上门走访,建立后续照管关系并将其定为戒毒典型。
家境原本不错的照管对象张某原本为机关工作人员,与女友双双吸毒后变得一无所有。两人出所后,在指导站帮助下慢慢获得家人信任,成立了职业中介公司,生活逐渐步入正轨。目前两人已经成立小家庭,成为常州后续照管的戒毒典型夫妻档,他们公司也成为后续照管就业安置基地,为照管对象找工作提供便利。
宣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始终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禁毒工作方针为指导,一手抓戒毒照管,一手抓禁毒宣传,把毒品预防和后续照管有效结合起来,定期在常州各乡镇、街道,面向公众开展禁、戒毒宣传,普及毒品知识,传授防毒技巧,宣传照管工作,提升后续照管影响力,打好防毒拒毒攻坚战。
四年来,常州累计服务照管对象1200余人,指导站培育戒毒典型68名,上门走访400余人次,安置就业160余人次,协助办理低保25余人次,廉租房6人次,开展大型公益活动12余次。在龙城这片大地上,后续照管的星星之火逐步燎原,温暖着戒毒人员冰冷的心。
我们一直能听见坚冰融化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