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关系的,物业那里我已经协助登记过了,您到时候出示下一次性出入证进行隔离观察,有问题随时联系我们,社区24小时有人值班。”3月4日晚10点,网格员曹晖接到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总务科周越的来电。因上海机场严格出入检测流程,公司担心返常复工的日籍高管因太晚无法进入小区,曹晖再次联系物业后耐心地答复。疫情防控期间,河海街道的“疫”线网格员牢固树立好“一张网”的意识精准防控,为企业复工复产畅通复产“通江路”。
分区分级,链接安心回家路
“小王啊,我想请问下,企业复工了,我们这个房客现在可以回来了么?”王家新村房东袁惠琴关切地问道。
“袁阿姨,我来就是跟您说这个事的。他是哪个地方的?我先来帮他查询一下。如果不是高风险疫区,请先提醒他提前如实填写好健康码。”
常州新北区河海街道王家新村作为城中村,网格内有大量的出租户,新市民集聚,人员流动频繁,是社区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也是重难点区域。天安社区网格员王筝前期结合“我的常州”APP中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动态数据,根据租客原住地对疫情进行分析研判,筛选出低风险地区,对符合返常复工条件的人员及时告知房东,让房东联系房客在企业复工且本人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有序返常,并提醒他们及时关注企业提供的专车专列信息,确保他们安全返常。
“因为您现在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我们是不建议他现在返回的,因为您居住的群租房,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需要自己出钱到旅馆隔离的,出来赚钱也不容易……”王筝十分耐心地和每一位租客进行电话联系,确保他们有家可回。
河海街道积极落实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打通人流堵点,鼓励低风险地区农民工尽快返岗复工,联系企业采取“点对点、一站式”专车专列直达运输服务,做好确保新市民回得来,链接成一条安心回家路。
线下线上,铺设暖心返岗路
为了加快个体工商户的有序复工,最近两天,河海街道的不少网格员都化身“万步哥”,穿梭在河海的大街小巷,“地毯式”搜索排查,为个体工商户复工贴心上门服务。 “您好,请您填写一下《河海街道个体工商户开业告知书》。请问你们最近有没有出过常州?你们有几个员工?每天的消杀是否到位了?”网格员陆一波在商铺内问道。
由街道个管办、财政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河海分局工作人员及网格员组成的线下五组,对街道内2000多户沿街已开业的商户开展“地毯式”排查,发挥“店小二”精神“面对面”上门服务,“一站式”提升复工效率。
当前,“健康码”的申领也已被街道内多数工业企业采用,并作为员工健康管控的法宝。“自从采用‘健康码’对员工进行健康管理后,员工进出厂的效率大大提高,有了更多的时间花在生产上。”钴领(常州)刀具有限公司人事部负责人介绍道,现在每天有100多个员工上班,复工之初,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采用的是安排专人在厂门口挨个测量体温并手写登记的方式进行管理,非常耗时间,常州“健康码”上线以来,我们厂采用“绿码+测量体温”的方式,大大的缩短了员工进厂的时间。
同时,河海街道还开设了“人社预约”界面,原来仅有的线上预约办理社会保障卡申请、社会保障卡领取的两项条目,现在扩展到了包含就业创业证办理(个人)、人事代理申请(个人)等在内的九个项目。除了线上“云助理”助力疫情期间的业务办理,河海街道网格员还主动与各类企业点对点进行对接,统计企业用工需求,并与高校和劳务输出基地对接,为疫情期间企业的人才招引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标准精细,架起贴心发展路
基层也是复工复产的第一线,是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关键所在。
河海街道专属网格员吴科飞连续跑了百余家企业和楼宇(综合体),笑称自己“每日步数轻松过万”,用“脚底板”搜集回企业复工的好经验、好做法,汇总形成图文并茂的《企业复工“四个到位”落实范本》,推动标准化复工复产。
针对规模企业按照民生防疫急需、涉及外资外贸订单、投资贡献大管理好的优先原则,逐步审核,高效复工;针对商务楼宇企业,与楼宇物业签订《承诺书》,制定《防控“九个必须”通告》和《“管控”时期物业安保操作程序》,确保疫情联防联控,落实双重责任。
为助推辖区内2300家楼宇企业有序复工,他创新提出“物业先行”、“线上线下同时备案”模式,每天做好微信群内复工问题实时答疑解惑,同时拟定《小微企业复工审核报备工作方案》,开启线上复工备案工作法,有效加快小微企业复工脚步。
河海街道还推广了企业复工线上办理系统,企业只需填一张表、拍几张照,防控物资照片自主上传,提交就能完成线上申请,收到“您的材料已收到,可复工”的短信通知后即可复工,线下组织网格员同步开展实地走访监管,在突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基础上加快中小微企业复工步伐。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着走着便有了路。河海街道全体专兼职网格员在疫情防控中有力推进企业复产复工,用脚步丈量网格,用责任做好防控,铺设了一条宽敞的企业复工复产通江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