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蓝精灵”沿江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的网格员严冬用手机拍下了江豚逐浪嬉戏的视频。水质变好了,洲岛更绿了,江豚游回来了,长江岸线变美的背后,是江宁区坚决贯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心和行动,也少不了像严冬这样的长江大保护志愿者们的努力。
今年24岁的严冬是江宁街道叶村人,今年1月份进入“蓝精灵”沿江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工作。巡江是他的工作内容之一,通过车巡加步巡,江宁区19.08公里的长江岸线,他已走过很多遍。“巡查途中,看到有江豚在江面嬉戏,就随手拍了下来。”严冬表示,不仅是除了水中精灵江豚,绝美的江景也让他更喜欢自己的工作。
据了解,2019年初,“蓝精灵”沿江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正式运行,由江宁街道、南京公安水上分局三山派出所牵头,联合辖区内海事、水务、水政、渔政、环保等17家管理单位及力量,共同承担长江段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除了巡江,严冬还要查看监控。在“蓝精灵”沿江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的指挥调度室内,有一面监控大屏实时监控着19.08公里的长江岸线。据三山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在重要江面河口和陆地要道布控126组沿江岸线公安监控,制定了多部门工作值班表,建立了工作联系群,通过“蓝精灵”网格中心的指挥调度功能,及时妥善处置多起非法捕捞、非法采砂、非法排污等行为。
鸟类成群飞行,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岸边植物种类丰富,一幅色彩斑斓的初冬画卷呈现眼前。沿江环境的巨变,让长江岸线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点”。
下一步,江宁将在还江于民、与江共生、守护“母亲河”的实践中,严格落实“十年禁渔”要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饮用水水源地建设管理,打造长江入苏“最美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