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实施“长江大保护”,助力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1-06-08 16:28:00  来源:泰州日报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落实中央关于“长江大保护”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全面实施“河(湖)警长制”,常态化治理筑牢水生态屏障,多部门协作形成了整体合力。该市紧盯涉水违法犯罪活动特点,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长江生态环境、涉水侵财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为境内长江水域水环境大局稳定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建立河(湖)警长四级组织架构,实行全水域覆盖

  泰州位于长江下游,境内水域面积999平方公里,共有航道200条,通航里程达2567.53公里,长江岸线在其境内总里程96.3公里,素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的美誉。针对境内河湖沟壑纵横交错给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种种管护难题,市公安局借鉴社区警务的网格化治理做法,实行“一河(湖)一警”,全面推行河(湖)警长制,实行长江岸线及其境内水域全覆盖。

  据了解,市公安局早在2019年1月就制定出台了《在全市全面推行河(湖)警长制的实施意见》,按照“与辖区吻合、与河长(由地方党政领导挂帅)衔接”的原则,构建了河(湖)警总长、片长、警长、段长的四级组织架构。

  据介绍,由市公安局局长任河(湖)警总长,负责领导全市河(湖)警长制工作;7名市局班子成员任片长,协助河(湖)警总长督导挂钩市(区)河(湖)警长制工作;7名市(区)公安(分)局长任警长,作为河(湖)警长制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和推进水域环境保护治理工作;107名派出所长任段长,负责辖区水域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落实工作措施;561名社区民警为段员,并发动街道、镇、村群防群治人员参与,开展水环境安全隐患排查。

  “我们建立四级组织架构的河(湖)警长制,为实施‘长江大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了条条河湖有人管,件件工作有落实。”泰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薛荣美说。

  65条骨干河道、23个重点湖泊常态化治理筑牢生态屏障

  为筑牢水生态屏障,市公安局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的基本要求,对全市65条骨干河道、23个重点湖泊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

  据介绍,在常态化治理工作中,市公安局突出岸线使用、产业分布、水质水情、污水管网、污染源点和入河排污口,突出港区、锚地、寄泊点、水上作业点、水上杂船及水域岸线工地工棚等重点部位。同时,他们还建立了涵盖“涉水综合治理、流域污染源、矛盾纠纷、治安隐患风险点”的河湖档案。

  据了解,泰州市共有本地船舶14066艘,船民3万余人,他们以船舶集中停泊区、码头、取水口周边水域为重点,采取车艇结合、水陆结合、昼夜结合方式动态巡逻。同时,他们还以配合专项整治为契机,以涉水犯罪的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为主要对象,开展了全面整治。他们以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涉黑涉恶、暴力抗法为打击重点,先后开展“清河、绿水、亮剑”系列整治行动。

  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他们通过专项整治,累计排查整改涉水安全隐患224处,整治污染源38处。

  内聚外联、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416次,形成整治合力

  针对河湖治理牵涉多部门、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和干支流,秉持共管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发挥部门叠加效应,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合力推进河湖综合治理。

  在工作中,为了提升整体执法效能,他们与江河湖流域相邻市级公安机关分别签署了警务协作框架协议,全面加强深度协作,并在(长)江(内)河交叉区域设置联勤警务室,实现相邻市(区)公安机关、辖区派出所无缝对接。

  据了解,市公安局在公安机关内部聚合治安(水警)、食药环、法制等警种力量,握指成拳,实行网上网下同步发力。同时,他们密切与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水利、生态环境等多部门联动,建立了信息互动、情报会商、联合执法、联席评估等机制。

  为了有效治理水域内乱占、乱建、乱排的“三乱”顽瘴痼疾,他们依法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强制拆除了一批违章建筑,有效解决了生活污水直排等问题。

  据统计,2019年以来,市公安局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416次,侦办各类涉水案件388起,化解社会矛盾纠纷974起,配合取缔、关闭污染企业50家,拆除沿河“两违”建筑1265处,整治垃圾河165条671公里、臭水体32条90.5公里。

  科技赋能,建立“网格+警格+水格”水域治理新模式

  在实施“长江大保护”行动中,泰州作为长江下游南水北调的重要取水口之一,市公安局针对辖区水域范围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创新建立了“水陆空+电子”的水域管护新方法。据了解,近年来,市公安局累计投资595万元,购买了7架无人机,整合、增补了984个水域监控系统,构建了一张集“水陆空”于一体的立体监控网络。

  据介绍,市公安局在水域治理中,建立了“网格+警格+水格”水域治理新模式。他们广泛吸纳社区网格员、警务网格员同步担任水域网格员,并发动2371名街道、镇、村人员参与。

  医药高新区公安分局滨江派出所地处长江北岸,辖区有长江岸线5.6公里,境内的引江河全长24公里,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水利工程的取水口。为此,该所组建了一支由12名民警、辅警、网格员组成的巡逻队,对辖区内水域全天候开展巡查,效果明显。他们通过巡逻,先后成功破获了边行船边向江河内偷偷排污的污染环境案件;通过对船舶运行信息研判,侦破了该市首例破坏生态环境盗采江砂的非法采矿案,抓获26名犯罪嫌疑人;通过夜间巡逻,现场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破获3起破坏渔业资源的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实施‘网格+警格+水格’的水域治理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有限的力量,优化了勤务模式,挤压了涉水违法犯罪空间,提升了治理效能。”滨江派出所所长黄飞介绍说。

  据了解,为了有效实施全水域治理,他们绘制了水生态环境电子预警地图。该预警地图覆盖了全市河湖污染物源点、全量信息汇聚展示、动态分色标注,推动了辖区内水生态环境分层次、分类别全覆盖管护。

  “我们还在全国率先建成了河湖治理网格化信息系统,实现水文、水质、水情、单位、传播、人员信息全要素录入了信息库,确保了基础清、水情明。”薛荣美介绍说。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