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省长吴政隆在《人民日报》:《江苏镇江破获特大非法采砂案》报道上作出批示:要像“禁渔”一样全链条打击,切断利益链,同时要压实各地各部门责任。
近年来,镇江市政法机关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要求,抓整合促联动、抓排查强整治、抓创新建机制,不断提升长江水域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等涉水领域违法犯罪,全力维护长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平衡。
坚持“三个到位”,形成工作合力
思想认识到位。围绕“共抓长江大保护”这一目标,镇江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市公安局制定了开展打击整治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等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深入凝聚打击整治涉水领域违法犯罪行动的共识。责任落实到位。成立打击整治涉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体系,发挥职能优势,在工作上以小成聚大成,确保了打击整治扎实推进、有序开展。协同联动到位。主动加强与水利、海事、渔政等部门的联动配合,构建日常联络、政策互通、信息共享等机制,深入开展联合巡逻、综合执法,形成了整体合力。健全跨区域司法协作机制,与江阴法院就环境资源跨区域司法达成协作意向,实现两地法院融入全省环境资源审判“9+1”管辖机制。
狠抓“三个严打”,确保生态安全
严打非法采砂。常态化打击长江非法采砂活动,2019年以来相继破获公安部督办的“1.7” “10.25”等非法采砂案件780余起,并对“9.13”非法采砂人员提起附带公益诉讼,成为长江江苏水域治理非法采砂首期公益诉讼案件。严打非法捕捞。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违法犯罪,2019年以来共查办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76起,抓获70人,查扣渔船32艘,相继破获“6.18”“6.28”“7.31”等非法捕捞案件。严打非法排污。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组织警力专门对长江沿线的化工、造纸、印染、垃圾处理等重点行业、排污行业,可能非法倾倒、处置废物(垃圾) 的岸堤、河道等重点目标场所进行细致排查,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突出“三个重点”,破解工作难题
强化线索摸排。通过明查暗访、蹲点守候、大数据综合研判等方式,密切关注非法采砂、非法捕捞、非法排污违法犯罪的新动向、新手段,为依法打击提供精准的情报支撑。强化侦诉对接。建立起侦诉合作机制,同时,不断加强与水利、环保、商检、物价、渔政等部门的沟通,有效缩短了鉴定、价格认定的时间,为案件的快侦快办打下了基础。强化源头根治。按照“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的侦办要求,深挖收购、销售砂石、渔获物的下游链条,着力“打财断血”,斩断利益链条,摧毁经济基础,铲除犯罪土壤。2019年以来已追缴涉案赃款300多万元,冻结扣押资金170余万元。
强化“三项举措”,深化工作成效
强化监督整改。充分发挥检察建议、司法建议柔性指导作用,加强与行政机关的诉前沟通,协调督促相关单位认真落实、及时反馈、有效整改,切实推动镇江环境资源保护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今年4月,镇江市政府印发了《镇江市“三无”船舶专项整治方案》,通过人员上岸安置就业、核发营运资质证书、船舶拆解经济补助等方式,从源头消除本地户籍的“三无”船舶,为有效管控“三无”船舶提供了保障。注重多元修复。对于破坏长江生态环境的侵权行为,依法提出公益索赔并督促侵权人通过增殖放流、补植林木等方式落实修复责任,并协同环保、国土等部门跟踪评估修复效果,确保取得实效。深化宣教效应。通过发放宣传单、设点开展法律政策宣讲、登船入户开展宣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相关法律法规广为知晓,积极引导广大水上从业人员学法、懂法、守法,自觉参与到维护长江水域安全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