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批准让我去吧、我要上......”一封封请战书,满满赤子情,扬州市广陵区司法局在医学观察点成立了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开展疫情隔离管控工作,支部全体党员干部迎难而上,用自己的行动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退伍不褪色,冲在“疫”线的子弟兵
曾小俊、周勇成和赵剑三名退役军人党员,组成防控消毒组,负责对隔离点环境进行消杀。消杀时,他们不仅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还要背上重重的喷壶,在污染区、半污染区和缓冲区来回数趟,上下六层楼梯百余台阶。
由于每天不断的消杀,残余的氯气把他们的眼睛熏得通红,直流眼泪,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只要太阳再次升起,他们又重新变成元气满满的战士,投入新的“战斗”。
辛勤付出的背后,是对隔离点所有人健康的默默守护。
舍小家为大家
牙牙学语的童声,本应该时刻在耳畔响起,但此时只能留存在党员朱玉洁的脑海里。接到命令后,朱玉洁将宝宝托付给父母,毅然加入临时党支部,与同志们一起进驻隔离点,在点内负责接收物资和培训登记等后勤工作。
和她一样舍小家为大家的,还有党员陈圣龙。陈圣龙的妻子怀孕7个月在家,正是需要人照顾陪伴的时候,但现在陈圣龙只能等每天进入污染区,完成送餐和医疗废物清运等任务后,回到宿舍才能与妻子联系。
不能照顾妻子,心有愧疚,这位男子汉也是有些哽咽,但是他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党员就是要舍小家为大家,不能只考虑自己小家的得失,只有战胜疫情,小家才能真正幸福。——陈圣龙
巾帼不让,撑起“疫”线半边天
卫康平和潘文婷两名党员,每天通过电话,了解“家人”心理状态,记录“家人”的需求。
当了解到隔离点有一位准初三学生,因为隔离没有办法及时完成老师网上布置的作业而发愁,潘文婷主动加了孩子父亲的微信,每天帮忙打印作业,还写上留言条鼓励少年,在特殊的环境中加油、坚持。
“你好,我是一个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而且我的药需要低温保存,你们能帮帮我嘛?”卫康平接到这个电话后,首先安抚老人让他别担心,一定会想办法帮他解决问题,接着立刻就向领导报告了这一特殊情况。
临时党支部得知情况后,立刻与点外后勤保障组联系,为其购买冰箱。看着“大白们”将冰箱护送至房间,老人竖起了大拇指。
发挥女生心细的优势,什么物品用量比较大需要补充,哪个房间“家人”有特殊需求要满足,卫康平和潘文婷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
火线淬炼,在“疫”线接受党的考验
在临时党支部中,还有戴健强和杨乐这两名入党积极分子。战疫中,他们自觉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党员志愿者为榜样,时刻与身边的战友们战斗在一起。
戴健强在居家隔离还剩一天解除的时候,就积极与临时党支部联系,报告自己马上可以投身到疫情一线工作。他工作中从不喊累叫苦,与党员一起,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作。
“你有没有什么好听的歌可以推荐给我?”杨乐正在编写一周的广播歌单。“隔离大大限制人员的正常活动,我怕他们在里面太久会闷,正好我们这个隔离点里有广播,通过广播每天可以播放一些歌曲,解除他们心中的烦恼和离家的忧愁。”
最后歌单定为每日三餐时播放歌曲,中午11点做新冠防治操,下午5点是半小时左右的疫情期间心理讲座。每周还会动态调整音乐播放计划。这份小小的歌单,体现了她的用心。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广陵区司法局党员干部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主动请缨支援隔离点,让党旗始终飘扬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