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防群控 防疫“守门不失分”——记常州市新北区河海街道天安社区防控疫情“温度”
2020-02-13 09:56:00

      城中村、业委会自治小区由于新市民集聚、人员流动较为频繁、居住村民原有生活习惯等本就是社区综合管理的难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这些区域更是成了社区防控的薄弱环节,“如何在这些区域开展封闭式管理”,成为困扰许多社区的难题。常州市新北区河海街道天安社区不等不靠,在辖区内的皇家新村“先试先行”,用“温度”凝聚力量,让群众从认识到参与,让防控疫情从社区的单打独斗变为一群人的战“疫”。
  -1度—10度,他们用脚步走出防疫“温度”
  1月31日气温-1度—10度,寒风萧瑟,天安社区皇家新村中几名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村里显眼位置悬挂横幅,张贴海报,挨家挨户发放防疫知识手册。而需要封堵的路口处,一遍又一遍劝返阻挠封路的村民也成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河海街道各社区全面推行封闭式管理,敞开式城中村皇家新村也被纳入封闭式管理范围。
“怎么封、留哪个路口、如何告知劝说村民同意……”成了摆在天安社区面前的难题。
  但“必须封堵两条道路进行封闭式管理”成了天安社区全体工作人员达成的共识。为此,社区发动全体专兼职网格员,居民小组长,党员志愿者通过微信群,发放宣传引导告知书,重点户逐户走访等形式最大限度争取村民,出租户的理解和支持。一次劝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带上村里的志愿者再上门,最终在工作人员苦口婆心的劝阻下,成功封路。
针对皇家新村人员复杂的情况,天安社区还组建了“90移动大喇叭”党群志愿服务队带着扩音器进行“敲锣打更式”宣传,几次下来成果显著,村民主动上报“返常”人员线索,大喇叭还吸引了一些党员群众参与志愿服务。
  现在,皇家新村上的路工作人员走熟了,皇家新村的村民也聊熟了,村民与工作人员之间的隔阂少了。世上本没有路,走着走着就有了路。天气本来很冷,社区工作人员在防控疫情的路上走着走着身体就暖了,也走暖了和居民之间那条心路的温度。 
  10度—36度,他们用坚守汇聚防控“热度”
  1月31日夜幕降临,皇家新村燕山路卡口上,几名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依然坚守在路灯旁进行登记,早春的寒意让志愿者的冻的直哆嗦。
  由于皇家新村不像有物业的小区一样有岗亭,所以到了晚上,工作人员只能在寒风中坚守。天安社区了解后,立刻电话协调,第二天就借来了工作棚作为村子的“哨岗”,虽然有了“哨岗”,但在四面透风的工作棚里,工作人员还是冻得不行。而这一切也被皇家新村的居民看在了眼里。
  村民朱红伟主动提出:“你们直接接我家的电好了,不收钱。天气冷,你们还可以带个取暖器过来,为人民服务可别冻坏了。”村民曹娟红从自家搬来了桌子、板凳,拎来盛满热水的水壶。不久,曹娟红家女儿曹刘沁也主动到社区请缨:“我看到卡口的那些党员叔叔阿姨淋着雨在那登记,我在想家门口的安全我一定要参与,村里情况我也熟,我还可以带我的小伙伴一起为大家的安全出份力!”就连当初反对封路的村民有的也加入党员群众志愿队,他们对三五成群人员予以劝离,对不戴口罩居民予以提醒。在村民的支持下,“守门人”守门不冷了,守门的队伍壮大了,现在他们的温度是暖暖的36度。

最初的12名社区工作人员、党员群众志愿者的四班倒坚守,如同投入湖中的小石,激起了村民助力防控疫情的涟漪;如同燎原的星火,燃起了村民为城中村打赢防疫持久战的暖暖热度。从反对到支持再到参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用坚守汇聚起居民防控的“热度”。
  36度—37度,他们用群防群控守护防控“力度”
  皇家新村是疫情期间最早实施出入证通行制度的城中村。1月31日至今,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们始终以认真细致的作风,做好出入人员的体温监测和身份核验。
  防控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如何形成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管理,始终保持防控“力度”,也是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
  天安社区皇家新村积极发挥本地村民力量,形成长效化管理。白天以村自发组织的志愿者为主力,分六班,从早上7点至晚上9点;夜间由保安公司接力,24小时严查出入人员。全天村民志愿者自发当好社区的眼睛和耳朵,仔细观察村里周围情况,及时向社区报告村内突发情况,确保村内安全。 每天村民志愿者自发自愿进行两次喷洒消杀……

社区工作人员、个别村民党员志愿者到村民总动员,从点到线到面,天安社区与皇家新村村民精诚协作以群防群控为抓手为这个城中村织密织牢防控网,以群防群控守护住防控的“力度”,形成防控常态化“温度”。
  除天安社区皇家新村外,河海街道众多小区也相继实施了封闭式、凭证出入等多元化的自治方式。当前是阻断疫情蔓延扩散的关键阶段,各社区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专兼职网格员带动群众参与,用坚守凝聚防控疫情“温度、热度、力度”保证防疫“守门不失分”。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