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江苏省戒毒管理局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令,以最严格的科学防控措施,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省女子戒毒所严格执行,实施场所全封闭管理,以“特殊”的教育与戒治,提升“特殊时期”的教育戒治质量。
“网课”教育不间断,以疫情防控知识教育为主
实施封闭管理以来,省女子戒毒所按照“减少人员流动、不聚集活动”原则,充分利用“教育云平台”内部网络资源,组织戒毒人员在宿舍上“网课”。戒毒知识、法律常识、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等6门功课按计划“排课”,授课形式以民警“直播平台”现场授课与“云平台”播放司法部戒毒管理局、省戒毒管理局“个十百千”教育戒治精品课程相结合,确保封闭不封教育、特殊时期特殊教育。
除此之外,重点安排新冠肺炎防疫知识讲座,重点讲解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以及防护知识,让每个戒毒人员熟练掌握、自觉遵守“戴口罩、勤洗手、室内保持通风”的防护要点。在此基础上,还通过“云平台”录播和点播功能,组织戒毒人员收看《面对面》《新闻1+1》等疫情防控专家访谈,及时了解疫情防控动态,科学认识新冠肺炎疫情。
“战疫”不误戒治,特殊时期的学习与思考
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牵动着全国上下的心,戒毒人员每天观看《新闻联播》,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疫情防控动态。在此基础之上,民警抓住契机、巧用方法,利用晚学习时间,组织戒毒人员围绕“战疫与戒治”主题,学习思考“战疫与戒治有哪些异同?”“我能得到怎样的启发?”“我该怎样作出改变?”等问题,并撰写学习心得与征文投稿。
自“战疫与戒治”主题学习思考活动开展以来,共收到戒毒人员投稿872篇,其中包括大中专、初中文化戒毒人员,也包括小学肄业戒毒人员;有来自本省的戒毒人员,也有湖北武汉籍戒毒人员。她们用并不流畅的文笔,总结出“战疫与戒治”的异同:战疫期间,需要隔离甚至封闭;都需要有防控措施阻断病毒;都需要防止复发,维护健康……戒毒人员黄某这样写道:“一个个白衣天使在抗击疫情中累到双眼乌黑、皮肤磨破,我为她们感到骄傲,为中国感到骄傲,同时也感到自己很自卑。身为同样年龄的我,却不及她们万分之一。明白这个道理,我一定学会珍惜生命爱护关爱他人,积极戒治,戒除毒瘾,痛改前非!”
“积极心理学”专题辅导,助力顺利回归社会
按照“疫情期间戒毒人员管理规定”,临近解戒人员要单独隔离14天。这对于即将回归社会的她们来说,是一段难熬的日子。除了要面对重新适应社会的压力,还要面对来自疫情的压力。
针对回归适应期戒毒人员的特殊情况,省女子戒毒所以“积极心理学”观点为指导,对回归适应期隔离戒毒人员开展专题教育。运用多媒体视频教学、作业讨论等形式,帮助戒毒人员学习掌握“乐观型解释风格”,引导她们正确面对、改变不合理认知,感受亲情与爱,特别是疫情期间来自党和国家的爱与温暖,懂得感恩和珍惜生命,对未来充满希望。鼓励她们每天晚上睡前抽出10分钟,写下今天发生的三件开心事,描述为什么让人开心。更多地培养她们面对困难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离所回归后能更好地感悟人生、陪伴家人,远离毒品、防止复吸。
“线上+”,帮助更多地感受来自社会的温暖
“一级响应令”封闭管理期间,省女子戒毒所主动联系地方党委政府、司法部门,以“线上+”的方式,有序开展社会帮教工作,让戒毒人员更多地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温暖。
2月17日上午,该所开通与句容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3名律师、2部电话、1部远程视频对讲系统的对接,为16名戒毒人员开展在线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帮助她们消除法律困惑、积极安心戒治。与全省各地后续照管站联系,实行“线上交接”,第一时间对接临近解戒人员信息资料。封闭管理期间,组织戒毒人员拨打亲情电话5000余次,其中湖北籍戒毒人员拨打亲情电话人均20次。对接省戒毒管理局心理援助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援助中心热线,为戒毒人员干预心理危机、解除心理困惑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