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全力打造“网格+警格”融通共享联动格局
2020-09-24 17:35:00

  近年来,江苏泗阳县坚持全局性站位、系统化思维,相继启动实施了“1163工程”“3020警格+网格建设工程”等项目,探索试行“1+3+N”网格化社区警务模式,找准公安业务与网格治理的最佳粘合点,深入推进“网格+警格”融通共享联动运作格局,倾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泗阳落地生根。 

  高位统筹促资源聚合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心和支持下,将“网格+警格”双网融合纳入《全县202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实现成为党政“一把手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网格化建设工作格局。同时成立以公安部门分管领导为组长,治安、刑侦、督察、警务保障科及各派出所长为成员的网格化社区警务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协调、培训指导与督查推进。 

  多次通过专题会议学习研究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经验,先后制定出台《“警格+网格3020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全县网格化社区警务工作1163工程建设方案》,确立“网格+警格”融合联动一体化运行机制。  

  邀请政法部门负责同志,分批次对社区民警开展以“网格化社会治理与公安工作”为主题的培训活动,使民警掌握网格化治理目的和要求,找准“网格+警格”更佳结合点;先后12次联合乡镇,对属地派出所民警和网格员开展集中培训,提升民警、网格员综合业务技能。 

  科学运行推网格整合 

  按照“1+N”标准,将97名社区民警、280名专职社区辅警、13000名治安志愿者、2200名保安联勤联防队员等社区力量,全部融入网格,实现了警务片区与950个全要素网格100%对应、97名社区民警100%在基层组织任职,为推动网格化社区警务提供力量保障和话语权。  

  同时将基础信息采集、矛盾排查、防范宣传、治安巡逻等工作职责,全部纳入网格治理范畴、列入网格员工作清单,明确考核标准,成功解决了社区民警和网格员“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  

  运行模式形成由1名社区民警牵头(“1”),网格长、网格员、兼职网格员(“3”)“一格”运行,“N”种社会力量参与的“1+3+N”工作格局。社区民警全身心融入社区网格,统筹开展社区基础防范工作,实现网格资源“一体化”、信息采集“一张表”、服务管理“一条龙”,真正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增强社区警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融通共享让防控提升 

  充分发挥专职网格员基层机动优势,将消防管理、反诈宣传、疫情防控等工作通过广播语音辐射、上门面对面、安防资料手到手发放等方式融入日常工作,有效开展宣传。今年以来,全县共发放宣传手册15000余份、反诈资料10000余份、上门宣传达到万余次,全县警情同比下降2.6%,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4.4%,社区民警知晓率同比上升7%,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增强。  

  通过组建“派出所警力+居民志愿者+专职网格员”联合巡逻队,配合保安联勤联防力量,分布于网格中,建立单元与单元之间相互守望、相互策应的联勤联防机制,壮大了社区巡防力量,形成了实时共通、及时响应、连点成线、结线成网的密集型整体防控格局。  

  通过采取综合手段,有效整合网格内资源力量,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风险隐患排查,并开展多元协同化解,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风险。自“网格+警格”联动融合工作开展以来,各类网格力量参与调处重大矛盾纠纷460余起,整治重大安全隐患80余处,全县各类风险隐患保持平稳可控。 (王秀 庄番 )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