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法院刑庭庭长 陈利东
多年来,陈利东立足自身本职工作,不断积累司法审判经验,提升司法能力,以朴实无华的言行践行着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法官良好的精神风貌。2006年以来,陈利东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700余件,无一错案、无一上访,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先后获评“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江苏省“优秀法官”、“连云港市劳动模范”。2020年,陈利东获评“全国模范法官”。
▲ 陈利东在课堂上给小学生们上普法教育课
陈利东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优秀基层法官的责任和担当,他不忘初心、扎根基层、心系群众,一直秉持着一颗“怀民、怀公、怀理、怀真、怀仁”之心,用务实的付出和精湛的业务,践行着“职业理想”。陈利东还被连云港市委宣传部确定为市级重大先进典型,受到江苏电视台、连云港日报等多家省、市级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
▲ 拿回养老钱的38名当事人联合为陈利东送来锦旗和感谢信
2006年—2016年,十年间,陈利东一直在刑庭工作,作为审判员处理了很多疑难、复杂和敏感案件,这些案件往往涉及面广,涉及的当事人人数众多,处理稍有不慎,极其容易造成矛盾激化。为了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他在办理刑附民案件过程中,不断总结审判经验,更新司法理念,勇于实践,在审理该类案件过程中不断总结审判经验,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形成了自己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五要素”调解法,这种调解方法得到了省高院的肯定,并被省高院录入审判经验丛书。
▲ 陈利东在群众家中走访
2016年5月,陈利东调任少年庭担任庭长,在少年庭工作期间,紧紧围绕“教育、感化、挽救”这一少年审判工作的主线,立足自身工作实际,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案件的“维权、审判、帮教”工作。在全市第一家创建了“新岸青少年护航中心”,通过举办“法治大讲堂”、“家长课堂”、“五个一”工程等活动,进一步延伸对判处“缓、管、免”青少年犯的帮教服务,推行更加精准的帮教模式,形成了以“护航中心”为轴心,以家庭、单位、社会共同参与的立体化、网络式的维权、帮教体系。
2018年,在他的积极倡议下,海州区法院联合团市委、区关工委、区教育局等12家政府职能单位及热心于青少年权益保护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创建了社会公益性组织“青春护航联盟”。联盟通过整合全市青少年权益保护的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互助的新局面,各职能单位通过相互协调配合,集思广益,同心协力,使全市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的水平又迈上了新台阶。
▲ 陈利东担任重大涉黑恶案件审判长
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打响。2019年3月,陈利东按照院里安排回到刑庭负责全面工作,作为一名有着丰富刑事审判经验的法官,他勇挑重担,成为海州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急先锋,奋战在扫黑除恶的第一线。
2019年10月17日,历经7天80余小时庭审,一审顺利审结全市涉案人员最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敲诈勒索罪等判处被告人卢某某有期徒刑二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带领庭上的同事认真研判、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和晚上休息时间,奋战在“案山卷海”之中,逐项进行卷宗调阅和线索排查梳理工作,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案件顺利完结。
▲ 陈利东在案件审理岗位,兢兢业业、埋头伏案
陈利东在搞好审判工作的同时一直积极参与司法调研,提高理论水平。从工作至今,他充分利用其手中的丰富案例,先后在《人民法院报》《人民检察院报》《江苏法制报》等中央、省市媒体发表调研文章、宣传报道等十多篇,并多次在省、市法院年度学术讨论会评选中获奖。而他所撰写的《徐振盗窃、抢夺》案例,被录入江苏省高院主编的《量刑规范化典型案例精析》。他所承办的“李某某等人利用记者或假冒记者身份以发表负面报道要挟他人敲诈勒索财物案”被江苏省法院公报案例采用,并获江苏省法院第八届“金法槌”杯优秀案例三等奖,同时入选当年度的全国扫黄打非十大典型案件和江苏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事件。
▲ 陈利东深入居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
“法官不是官,法官不能高高在上,但法律精神要高高在上”,这是陈利东所秉持的职业理念。他觉得任何时候,法官都不该有自身职业的优越感,而是要始终躬身为民,胸怀真理,用自己的一腔热忱,用专业的法律精神,为民生幸福、为公平正义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