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德:如何防诈?这个社区民警有妙招……
2020-11-20 14:21:00  来源:平安连云

  

    为进一步加强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防范工作,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公安分局墟沟派出所院前社区民警童德立足实际,积极借鉴“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实战模式,建立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数据+网格+脚板”三同步机制,通过开展研判回访、建立反诈联盟、强化信息应用等举措,仅10月以来,社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同比下降50%,反诈宣传知晓率达90%以上,社区居民满意度安全感显著提升。 

   “数据支撑+温馨提示”随时拉响警报 

 

  利用添加的7335位社区居民微信好友以及录入的10876条群众手机号码,院前社区民警童德广泛组建社区物业管理、居民生活等23个微信群,加强与移动、联通公司的沟通配合,在墟沟派出所设立短信平台群发中心,同步在微信群和短信平台发布防范提示,社区居民能随时随地接受宣传、拉响警报,群众纷纷响应点赞。

  同时依托警务综合平台,及时掌握社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情况,从受害对象、作案手法、诈骗金额等方面进行分析研判,逐一进行电话回访并记录备案,日积月累,这些回访单为开展反诈宣传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只有搞清楚哪些人是重点受骗群体,嫌疑人主要采取的诈骗手段是什么,我们的宣传防范工作才会更加有针对性。”墟沟派出所院前社区民警童德说。近日,在梳理研判案件过程中,发现冒充培训机构、购买学区房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呈现上升趋势,他决定走进校园,坚持反诈宣传从娃娃抓起,在学校领导及班级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向院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讲授电信网络诈骗的社会危害,集中发放了宣传资料1000余份,并通过学生将反诈宣传知识传递给他们的父母,有效遏制了此类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  

  “警网融合+群防群治”建立反诈联盟 

  童德利用担任社区居委会副书记的优势,主动研究警务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将“警格”与“网格”进行深度整合优化,最大限度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拉起最广泛的警民战线。 

  期间,通过整合正义联盟队伍、网格员、志愿者优势力量,组建院前社区反诈联盟,在网格化管理的框架下,混编成6支队伍,对应6个片区,轮流开展不间断宣传防范工作,每天有近30名居民通过微信向他电话咨询、反映情况、报告线索、报警求助,先后向居民转发公告信息及防范知识80余条,及时制止电信网络诈骗3起,宣传教育群众1.2万余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明显提升。 

  今年10月中旬,院前社区居民李某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检察院工作人员的陌生电话,称其身份信息被盗用且涉嫌犯罪,需要将银行卡内的3万元资金转入安全账户并配合调查,同时微信收到了逮捕令图片,李某突然想起前段时间社区民警发布的反诈宣传提示,随即通过微信群进行网上咨询求助,因沟通及时,成功制止了这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脚板先行+动员体系”建强宣传阵地 

 

  充分发扬“铁脚板”精神,深入开展入户走访、警民恳谈会等活动,加强反诈宣传教育引导工作,让宣传内容深入人心,以院前社区场所行业、沿街店铺等为主战场,逐步吸纳全区各行各业人员,进一步建强社区反诈宣传阵地,组建“院前社区正能量宣传微信群”,建设网上网下、全面覆盖的社会动员体系,力争实现一贯到底,在企事业单位服务窗口、居民小区门禁、餐饮服务行业电子屏等醒目位置滚动播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标语,着力提升新形势下凝聚社会共识、协同防控风险的能力。 

  “现在顾客到饭店用餐,抬头看店名的时候,一眼就看到电子屏上面显示的电信网络诈骗提示标语,下意识里地都会掏出手机看看,近期有没有接到过诈骗电话。”院前社区一火锅自助餐饮店老板笑着说道。正是这样的辗转走访、动员引导,将反诈宣传内容传遍了社区每条大街小巷、每个场所行业,真正走进了群众内心深处。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