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法治盐城建设,把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和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关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盐城市司法局围绕人民群众法治领域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实施“法援惠民生·拓展工程”,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949件,受援率达万分之5.5;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将62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审批时限全部压缩30%,由法定期限20个工作日提速至7个工作日以内;深入开展“人民调解月”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103件,直接调处8098件,调处成功率99.93%;实施特殊人群“亲情”工程,对124名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后续照管对象、服刑人员的困难未成年子女,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爱心结对帮扶活动……
从阵阵涛声的灌河南岸,到静静流淌的东台河畔;从海风习习的黄海之滨,到碧波荡漾的大纵湖边,盐城司法行政人用一个个接地气、惠民生的实绩,践行着“为民办实事”的承诺。
用心谋划,条条举措惠民生
“没想到办证这么方便,只要预约公证员就能上门公证!”6月10日,大丰城北阜丰小区的89岁老人李春凤对上门服务的公证员连连感谢。不久前,李春凤的老房因需要拆迁得到了一户安置房。她想把这套拆迁安置房在百年之后让重孙杨阳过继。于是,大丰区司法局公证处公证员依预约时间驱车前往老人家中,替其办理了公证手续。
李春凤老人所遇到的“暖心事”只是盐城市“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结合司法行政职能,围绕人民群众法治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盐城市司法局研究制定“为民办实事”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办实事项目13个,形成“1+13”落实推进计划,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度。
在队伍教育整顿进入查纠整改环节后,该局坚持从“大处”着眼与“小处”着手相统一,紧盯人民群众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的“难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集中推出8个惠民举措:起诉行政机关“不用急”、申请法律援助“不用难”、办理继承公证“不用愁”、便捷交通出行“不用盼”、行政复议申请“不用等”、基层矛盾调处“不用跑”、司法鉴定结论“不用猜”、涉企法律服务“不用找”,推动“为民办实事”工作走深走实。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279次,出庭应诉率达100%;盐城公证处为市区居民办理继承公证610件,为申请人节省相关费用140万元;司法鉴定“开放日”活动解答群众咨询3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征集群众意见31条……8个惠民举措推出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用情服务,件件实事顺民意
近日,盐都区法律援助中心办理了一例通过告知承诺制方式申请法律援助的案件。倪某因担保将其名下一处房产抵押给银行,结果逾期未还款,目前该房经银行申请拍卖,倪某的父亲作为该处房产实际持有人将该银行诉至法院,倪某做为第三人被通知到庭应诉。倪某无奈之下,走进了盐都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法律帮助。因当时倪某未带任何证明材料,但工作人员在登记倪某个人信息时,发现其符合一年内因经济困难申请并获得法律援助人员条件,且依据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相关规定。工作人员当场受理、审批、发放《给予法律援助决定书》,并指派法律援助律师介入,该案目前已进入审理阶段。
据悉,为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盐城市司法局将困难标准调至市最低工资标准,在法律援助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为受援人开通“绿色通道”,对特定人群免予经济审查,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增加可承诺情形,将免予经济审查人群由 6 类扩大至 15 类,全市共办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办件总数52810件。
此外,盐城市也大力开展村(社区)法律顾问巩固提升工程,全市2412个村(社区)894名法律顾问实行“挂牌服务”“见面服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4510多人次,开展法治讲座4713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240多件。
用力推动,项项活动润民心
为了让民法典宣传活起来,走进群众日常生活,6月8日,高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携手盐城市律师协会、江苏鼎盛湖律师事务所走进高新区伦科技孵化器会场。在现场,刘咏桦律师向30余位中小创业公司代表,多角度阐释《民法典》对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引导企业代表正确运用《民法典》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高企业法律风险防控能力。
在各镇(区、街道)村(居)会场,结合党员活动日,法律顾问们还分别开展了《民法典》的宣传讲座。从监护人、遗产继承、婚姻家庭、物权法等方面,法律顾问们用接地气的语言,向党员群众等讲解《民法典》的相关条款,并通过生活中的案例,详细讲解了“村(居)委会的权力和义务”“离婚30天冷静期”“高空抛物的责任认定”等社会热点问题,加深大家对于《民法典》的理解。
此外,盐城市司法局也积极将纪法要求传导到基层“神经末梢”,建设良法善治、幸福和谐的美丽乡村,深入开展培养“纪法明白人”队伍、赠送纪法宣传书籍、组织纪法宣传文艺汇演、建成纪法文化示范点、提档升级纪法宣传教育阵地、打造纪法宣传教育品牌、选树“纪法明白人”先进典型、建立纪法工作典型案例库等“八个一”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聘用“纪法明白人”5895人,发放纪法宣传书籍24682册,开展“纪法宣讲进百镇千村行动”570场,新建或改建纪法宣传阵地516个,21个案例入选全市纪法典型案例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