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化司法为民宗旨,今年以来,无锡市惠山区检察院以“惠企慧控”风险防控平台等“五个一”重点项目为工作着力点,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质效,立足检察职能“嵌入式”服务民营企业,精准对接民营企业司法需求,急企业所急,解企业所需,为企业发展壮大营造最优法治环境。
细化涉企办案影响评估机制,实质化体现从轻效果
全面落实“少捕慎诉慎押”理念,创新将涉企影响评估流程前置至公安侦查环节,将对企业的影响评估提前延伸到公安机关立案环节,对罪名认定、财产处置、证据的收集固定等问题及时与公安机关会商,尤其是拟采取羁押的强制措施,建议公安机关从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考量。审查起诉后与惠山区院惠企慧控数据平台对接,进行数字化涉企评估,实现2次全面研判和与实地走访共联,符合不起诉条件的依法不诉;同时延伸后道环节,如确需提起公诉,则在法院庭审举证环节中以涉企评估影响报告形式进行单独展示,作为酌定从轻考量、是否适用缓刑的重要依据,实现办案影响“三评估”。今年以来,26起涉企案件运用该机制进行评估。
探索企业刑事合规制度建设,依法平等保护涉案企业
一方面,加强公、检、法协作,依法平等保护涉案企业。针对被侵害企业建立完善线索移送、案情通报、赃物赃款流向及销赃渠道快速追查等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损失。在一起涉钢贸领域案件中,在市院指导下,为江西某企业迅速追回12万余元,最大程度帮助其减少损失。该企业负责人专程从江西驱车7个小时赶至惠山区院当面送上锦旗,并向市院主要领导和惠山区院主要领导分别寄送感谢信,该案被市院检察长朱良平批示为教育整顿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予以学习。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建立内部防控及刑事合规制度,结合案件办理,帮助企业堵塞漏洞、建章立制。以办理的钢贸领域案件中企业存在的风险点为抓手,联合区工商联向辖区七个街道(镇)发送法律风险提示函并召开惠企“慧”控服务民企座谈会,对涉案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及时提出提醒,建议辖区商会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建立白名单制度,重点监控违法违规企业,并督促广大企业在销售钢材、合同订立等方面增强风险意识,为民企筑牢“风险防护墙”,营造诚实守信的经营环境。上述做法有力维护了无锡钢贸市场商誉,获得了无锡市人民检察院朱良平检察长批示:“可作为近期教育整顿为民办实事成果”,相关做法同时被区委副书记、区长方力批示肯定,被检察日报、人民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报道。
构建“清”“亲”检企关系,精准化提供司法服务套餐
一是主动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个案的办理,发现辖区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有500多家类似的高新技术企业,海归人才众多,对国内法律法规不熟悉,遂联合惠山经济开发区,精准选址,设立全市首家涉企法律风险防控中心。依托该中心,向全区辐射开展普法教育工作,与此同时结合办案和专题调研,与部分企业家代表面对面座谈、听取意见,为企业分忧解难。二是持之以恒推进精准服务民企工作,把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各项举措做实、做细、做优。会同市院第四检察部走进惠山区上市企业-无锡新宏泰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零距离倾听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针对企业、劳务外包、采购合同、权益保障等合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送上“法治套餐”,为企业提供常态化、精准化的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检察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