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中央政法委印发《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两高三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简称为“三个规定”。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中,徐州市委政法委部署全市政法系统上下联动,开展“定制一个视频彩铃、编发一条提醒短信、实施一轮联动展播、制作一档广电节目、举办一场线上直播、推出一组网上宣传、开设一堂温习课程、进行一次走村入户”的“八个一”活动,推动“三个规定”宣传全覆盖。
筑牢“防火墙”:彩铃短信显作用
“公平正义需要共同维护,法治建设需要您的支持,徐州市委政法委提醒您……”这是徐州市委政法委为委机关全体人员设置的手机彩铃。凡拨入电话,温馨提示均会在耳边响起,外防干预,内防过问,否则将依据“三个规定”全面、如实记录,并向组织报告,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增强机关人员贯彻执行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与社会各界同力筑起排除非法干预司法活动的安全过滤屏障。
借助当下电话彩铃传播迅速和受众普遍的特点,全市政法单位分别为本单位政法干警量身定制“三个规定”手机彩铃,既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案件当事人监督;又对来电人员作出警示提醒,将领导、亲友、熟人等过问或干预、插手案件的念头消除在萌芽,将说情、打招呼拒之门外。
“温馨提示:贯彻执行‘三个规定’,筑牢公正司法‘防火墙’。领导干部严禁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司法机关内部人员严禁违规过问案件,司法人员严禁与当事人等非正常接触交往,违者将被如实记录通报、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定制的短信既是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防止干预过问司法“三个规定”内容的有效方式,也是潜移默化地提醒全市政法干警廉洁自律的有力举措。
以短信形式将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相关内容发送给案件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等相关人员,作出公正执法司法承诺,接受监督。根据需要向“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推送短信,扩大宣传和监督的覆盖面、影响力。
拧紧“安全阀”:线上线下齐发力
走进徐州市区的几家写字楼,都能在电梯间看到显示屏正在播放和“三个规定”相关的动画视频。
目前,一场“万屏共宣”的活动正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包括公交、地铁移动屏、户外电子显示屏、楼道LED屏、公共法律服务窗口等在内的显示屏,全部向外播放“三个规定”的微视频和宣传动画。
6月1日上午,徐州市政法各单位主要领导走进徐州发布新闻发布厅,开展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集中宣讲,向社会发布本单位落实“三个规定”具体举措和取得成效。自“三个规定”实施以来,徐州市政法各单位分别通过政法领导干部走进地方广播、电视政风热线等栏目,对“三个规定”重要意义、具体内容、适用对象、监督途径等进行宣传和解读,开展交流互动,回应公众关切。
“社会面达到全覆盖,确保这一宣传能入声入耳入眼”,让全体市民都能了解‘三个规定’,从而达到理解监督的效果。”徐州市委政法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徐州市委政法委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以严明的纪律、强有力的措施为保障,切实将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贯穿司法办案全过程,确保“三个规定”落地见效。
在加大线下宣传力度同时,线上宣传页在同步推动。徐州市委政法委带头宣传、推进、保障“三个规定”实施,制定宣传计划,开拓创新宣传方式,指导各政法单位分别通过今日头条、抖音、快手、交汇点等直播平台,推出以“三个规定”内容为主的普法宣传在线直播。
《警示!违反“三个规定”必受罚!》《一张图带你了解“三个规定”及其重要性》等微信图文,在全市政法干警朋友圈中广泛传播,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念好“紧箍咒”:不断刷新认知度
立足条线特点,开设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专题微讲堂,进行线下专家授课,线上答疑释惑,通过解析典型案例,剖析深层问题原因,强化警示教育,增强干警法纪观念和执行“三个规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通过专题课堂的学习,政法干警的思想认知度被不断刷新,很多基层政法单位负责人表示,要严格执行“三个规定”,深刻汲取发生在全国的典型案例教训,始终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绝不越雷池半步;要划清履行职责与非法干预的界限,牢固树立法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清正廉洁的表率。
“老人家,我来给您普及关于‘三个规定’的法律知识,如今,对司法案件违规请托说情、打招呼等都属于违规行为,欢迎您对此进行监督……”
连日来,徐州市政法单位组织政法干警、网格员、平安志愿者走进镇(街道)、村(社区)、企业,深入群众开展“三个规定”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结合“反电诈”、“反邪教”、“禁赌、毒”等活动,向辖区群众普及“三个规定”相关法律知识,让群众更好、更精准的了解规定,强化社会的支持监督,不断扩大社会知晓率,为规范司法行为、提高案件质量、促进司法公正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