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司法厅举行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团6名同志从不同岗位、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了忠诚履职,坚守法治为民担当,忘我奉献的先进事迹。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实干绽放别样的『警』彩
——江苏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三大队副教导员 曹梦鑫
我是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曹梦鑫。在我来这里之前,我爱人谢健再三叮嘱我,我们是普通戒毒民警,干了最普通不过的事情,千万不要用华丽的辞藻来形容自己的成绩。
的确,作为一名年轻的普通民警,今天能站在这神圣的讲台,向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工作中的一些感悟,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实干做事开新局,‘警’彩绽放在高墙”的意义。
我认为,面对“拯救灵魂”,实干绽放别样“警”彩,必须有所作为。
2012 年 8 月 20 日,我怀揣梦想来到女所,报到的第一天,前辈曹春梅告诉我:“戒毒人员是违法者,也是受害者和病患者。管理人不容易,拯救失足的灵魂则更难!”
说实在的,作为一个刚从警校毕业的大学生,面对“拯救灵魂”的苦差事,面对高墙内的戒毒人员,我对个人的发展一点不考虑,那是假话。但一个人总不能把个人的得与失看得过重。
雷锋同志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也时常在想,一个人的选择是有限的,而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不懈追求,有所作为是无限的。
我所担负着全省女性戒毒人员的教育管理、心理矫治、康复指导、习艺劳动等工作,上级把迷失自我的灵魂交给我们,作为高墙里的特殊园丁,我们有责任让他们迷途知返。
基于这种认识,我下定决心,要把高墙作为我躬身实干,成就梦想的舞台。
戒毒人员杨芳【化名】曾经是一名月嫂,没什么文化,刚来时很不适应环境,整天哭闹,其他戒毒人员不愿主动和她说话,给教育戒治带来难度。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次值班都会找她谈心谈话,从一开始闭口不言,到最后终于打开了心结。
原来,杨芳很想念家里 6 岁的儿子,但她忘了家里的电话号码,入所后一直没有孩子的消息,但由于比较自卑,不愿和其他人讲述自己的经历。于是我想方设法通过公安户籍系统联系到她母亲,得知了她孩子的近况,并转告给她,她母亲独自一人带着孩子,挺不容易的。考虑到她家庭条件困难,我还为其申请了生活帮困扶助。
杨芳压抑的情绪最终得到缓解,深深觉得愧对孩子和母亲,她下定决心好好表现,后来还获得了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机会。
杨芳顺利回归社会后,一直与我保持着联系。去年疫情期间,得知所里开展线上育婴师教学,已是育婴师的她,还特意录制教学培训视频,供给所内学习。
在我们的工作中,这样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
我感到,治病救人与教化育人不但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我们所成立以来,教育矫治了上千名像杨芳这样的戒毒人员,目前坚持与民警保持跟踪帮教联系的有 900 余人,其中保持操守时间最长的达 23 年。实践使我深切地感到,作为一名戒毒民警,最高兴的莫过于拯救灵魂、重塑新人。
我认为,面对“特殊使命”,实干绽放别样“警”彩,必须敢挑重担。
去年 1 月 23 日,新冠疫情爆发后,戒毒系统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实施场所全封闭管理。
为坚决阻断传染链,遏制疫情蔓延,管理科的工作使我的“一分钟”变成了“六十秒”的 N 次方。
回想当时,在科室其他 5 名同志均参与封闭执勤任务,只剩我 1 人留守的情况下,管理科作为内外联动的“纽带”、承上启下的“轴承”,执法管理的“窗口”,我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说实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心里也非常矛盾,人少事多,身心疲惫,忙到深夜,已是常态,万一有个闪失,将前功尽弃。
尽管修订完善疫情期间管理制度,解戒人员的隔离观察等工作千头万绪,但我想,我是一名党员,哪里有需要,我就应该去哪里!
我还时刻告诫自己,必须克服麻痹厌战情绪,以及侥幸松劲心态,确保做到不放过一个细节,不错放一名人员,不漏掉一笔账目。
带着这样的信念,我选择了“逆行而上”。在 56 天的时间里,我孤军作战,参与完善 16 项规章制度,下发各种管理通知 60 多项,办理新收治戒毒人员 41 名,以及 400 余名期满人员回归手续。这期间的累计步程 100 余万步,相当于 20 个马拉松!这就是我面对“特殊使命”,坚守责任担当,勇当防疫一线实干者的“成绩单”。
我认为,面对“艰难困苦”,实干绽放别样“警”彩,必须不负重托。
参加工作以来,有人问我,你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
为什么?我想,为了第一次身着警服时许下的那句铭刻心间的誓言吧!
我是双警家庭。2019 年 10 月,爱人援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段,重任在身的我在所里连续执勤,3 岁大的儿子由我母亲帮忙照顾,迟迟没有归家,思家之愁,犹如春草般日渐茂盛。
虽然孩子很懂事,但毕竟是个小孩,还是很想妈妈。舅舅曾开着私家车带我母亲和儿子来看我,被拦在高速路口,无奈又原路返回老家。
“妈妈,我想你了,你为什么还不回家?你什么时候回家啊?”那天,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我心里满是温暖。“宝贝,妈妈很想你,特别想抱抱你!”话音刚落,我瞬间泪奔。
咱们做警察的谁没有委屈和舍弃,但我始终无悔。我们能为国尽责、为党分忧,是使命所在,职责所系!
岁月静好,总有人甘之如饴,奋力奔跑;平凡梦想,总有人披荆斩棘,负重前行。
我们所 230 名女民警,其中有 68 个双警或军警家庭。在封闭执勤模式下,有的夫妻双方 5 个多月都没碰面。“夫妻档”们的“一生守候”不是一句简单而苍白的海誓山盟,而是无数个平淡日子里的同舟共济。
有一种浪漫,叫并肩作战;有一种牵挂,叫互道平安。我将终生难忘,当封闭执勤连续 56 天的战友,迈着坚定的步伐换防出来时,我抑制不住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
久别重逢,我只能用最热烈的鼓掌和最真情的拥抱来互道珍重。疫情期间,哪一位戒毒女警不是把忙碌留给自己,把安心让给他人?!又有哪一位戒毒女警不是把思念留给自己,把团圆让给他人呢?!
责任与使命从成为戒毒女警之初就融于血脉。在抗击疫情期间,“舍小家顾大家”,“夫妻档”们的组合,注定要用坚守与奉献来书写“浪漫”。
筑梦平凡岗,建功新时代。我想说,在长城和橄榄枝的召唤下,选择戒毒事业,我们让一个个戒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展示新时代戒毒女警不负重托的风采,尽管有过苦有过累,但坚持梦想,我永不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