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盗窃现场,细心发现嫌疑人作案“漏洞”;为找到关键物证,扩大现场搜寻范围12小时不放弃;炎热的夏天忍着恶臭和蚊虫叮咬,近距离给高腐尸体拍照。这些电视剧里常见的画面,是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公安局刑事警察大队痕迹技术中队中队长马汝成的工作常态。
相较于公安部门其他岗位,马汝成从事的痕迹检验工作,虽没有厮杀格斗和刀光剑影,但他拥有和法医一样的能力,通过勘查比对、录入分析和查档维护,让案发现场的蛛丝马迹“开口说话”。
1982年出生的他,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严谨、专注。作为全局公认的“技术达人”,17年的从警生涯中,他勘查各类案件现场4000余起,其中非正常死亡现场500余起,命案现场100余起。提取各类痕迹物证3000余份,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400余人。
毕业转型
治安管理生入行痕迹检验
刑事技术工作,特别是痕迹检验,不像一线抓捕、应急处突那样惊心动魄,更多的是成功破案背后的默默奉献。谈及为何会选择这条路,马汝成笑称,自己是“半路出家”。
2004年从江苏警官学院毕业后,马汝成被分配到了当时的薛窑刑侦中队,那时候中队人少,没有技术员,队长说“小马,你上!”于是,治安管理专业毕业的马汝成成了中队的侦查员兼技术员。那时的刑事技术对马汝成来说,还是陌生的。
2006年,马汝成被派到刑侦大队跟班学习,那段时间,经过系统培训,他对痕迹检验的工作有了真正的了解和掌握,学会了勘查包里不同工具的用法。
2007年4月,他与同期的几名年轻民警一起被派到了如皋市如城刑侦中队,“大家都知道如城案件多,去了成长迅速。”带着这个念头,马汝成真正开启了他的技术员生涯。
2007年8月中旬的一天夜间8点多,城北庆余路某浴室附近发生一起抢劫案件,一女子下班途中被抢走随身财物,案件性质恶劣,如城刑侦中队的技术员全部被派到了现场。案发现场路段比较偏僻,没有目击者、没有路灯,为了寻找物证,所有人只能在方圆500米内开展地毯式搜索。时间在流逝,给马汝成他们的时间不多了。马汝成就想,如果他是嫌疑人,会在哪里蹲点或者丢弃赃物?借着手电筒的光,附近能藏人的农田、茅房、废弃房屋……都成了他们的搜索点。终于,在一个茅房的墙角处发现了关键物证,案件成功破获。
初尝“甜头”的马汝成一发不可收拾,对痕迹检验越发钻研,2007年12月就取得了物证鉴定助理工程师资格。随后,在如城刑侦中队的2年半时间,马汝成的痕迹检验技术不断在现场勘查和案件侦破中提升,成为如皋公安的一把“铁刷子”。
磨练真功
用刑事技术扛起责任担当
技术民警相比其他警种,工作单一枯燥,但更讲究细心和耐心,每一起案件都是一场没有硝烟、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收集更多有价值的痕迹物证,找到真凶,给受害人一个交代,还社会一片安宁,这既是工作的动力,更是马汝成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9年7月,如皋城区连续发生多起“白日闯”案件,猖狂的犯罪分子引发市民恐慌。一天中午又接到一起报案,受害人家中防盗门被撬,房间内几千元被偷,但据受害人反映,家里几乎没有被翻动的痕迹。
“当时我们去现场勘查发现,作案人反侦查意识很强,没提取到任何有价值的痕迹物证。”马汝成回忆,没有有力物证、没有目击证人,案件一度陷入瓶颈。
不死心的马汝成再次扩大勘查范围,他发现客厅有个白色的化肥内胆袋有些不对劲。询问受害人后,发现这个袋子被动过,于是在这个内胆袋上成功提取到了物证。第二天,他们便比对上一名盐城籍具有多次盗窃前科的人员范某。案件有了眉目,刑侦大队对多起“白日闯”并案侦查,并在一处监控中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模糊身影。
过了几天,犯罪嫌疑人自己“送上门”了。马汝成回忆,那天正下大雨,他们接到警情从如城刑侦中队出发去现场,车开到门口遇上一名男子。熟悉的身形让马汝成留了心眼,下车盘问一番就让犯罪嫌疑人露了馅。这一发现连破十几起“白日闯”案件,涉案价值8万余元。
在形形色色的案发现场,一枚沉寂的指纹、一个残破的物证,也许就是还原案发现场的制胜密码。要发现、提取和鉴别、利用这些痕迹物证,技术人员要有见微知著的硬功夫,在侦查破案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技术尖兵
12小时执着现场第一手资料
“犯罪现场是第一手资料。”马汝成一直坚守着这样的信念。多年来,他参与多起全市杀人、抢劫、强奸等八类案件及重特大案件的现场勘查,为案件定性、侦破作出贡献。
最让马汝成难忘的是2012年12月份的一起盗窃保险箱案件的现场勘查。那天正值马汝成值班,凌晨2点多接到警情,他立刻背上勘查包赶往现场。经过5个多小时的勘查,他们只能确认是三人作案,并没有提取到直接认定嫌疑人身份的证据。
上午8点多马汝成到单位交接班后,他又回到了现场。案发现场的楼栋处于小区东北角,围墙围栏被破坏,沿着围墙外的小路向南走是一处拆迁地块,马汝成分析嫌疑人将保险箱带走的可能性不大。拆迁地块无人烟、废弃房屋易藏匿,他拉着同事郭宏光在钢筋暴露、瓦砾散落的环境中搜寻。功夫不负有心人,下午4点多,经过12个小时勘查,他们终于在一处废弃房屋中发现被撬坏的保险箱。等他们将保险箱抬回中队时,天已经黑了。
从警17年,马汝成先后多次参加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及刑科协组织的刑事技术培训,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参加工作以来,他共受理检验鉴定5000余份,出具审核鉴定书3000余份。
如今,马汝成已成为如皋市公安局刑侦战线的“技术尖兵”,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5篇,取得物证鉴定副高级工程师职称,先后受到各级表彰1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嘉奖5次,获评南通市公安局“2012年度全市公安机关优秀刑警”、2020年度如皋政法“十佳和谐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