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法院要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懂、弄通、做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7月2日,盐城中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时,盐城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世华再次发出明确号令。
固本强基:铸牢忠诚之魂
党史学习教育中,盐城法院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激励引导全市法院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抓牢“关键少数”。盐城中院班子成员靠前示范,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政治忠诚”剖析交流等载体,夯实思想根基。同时,班子成员下沉到所在支部、挂钩联系的基层法院,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
用活“红色资源”。组织干警赴新四军纪念馆、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让干警灵魂受震撼、精神得洗礼,自觉传承“铁军精神”。
紧盯“学深悟透”。开展政治轮训,组织“四对照四检验”大讨论,组织各类征文、微党课评比以及应知应会知识测试,推动干警系统掌握新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机结合,盐城法院注重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锻造一支“四个铁一般”的司法铁军。
榜样立在前。组织开展法院英模事迹宣讲、“跟班先进找差距”、“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授等系列活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导向树在前。既注重选拔“好干部”,又突出根治顽瘴痼疾,既强化正向激励,又划清底线红线,教育干警切实做到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奋斗不止。规矩挺在前。开展“以案为镜 莫做‘镜中人’”警示教育巡回展,严格落实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推动干警心有所守、身有所循、行有所止。
提质增效:永葆赤子之心
5月21日上午,伴随着一声号令,全市法院274名执行干警兵分11路奔赴执行现场,对95件涉民生案件开展历时12个小时的集中攻坚。行动中拘留被执行人7名,执行到位金额364.75万元。
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盐城法院深入开展执行局局长集中接访化访、健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完善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机制,有力提升了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盐城法院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深入推进全域诉讼服务机制改革、开发诉讼费网上缴退费系统、开展涉民生案件执行等20个司法民生项目为重要抓手,从审判管理、调查研究等多元视角全面发力,压实责任链,努力将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盐城法院12368热线“一号通办”平台累计为群众提供诉讼服务42857件次,接通率和办结率均达100%,在2020年度全国法院诉讼服务质效评估中,盐城中院以83.5分位列全省中级法院第一;盐城中院联合市银行业协会等单位开展“护好百姓的钱袋子”巡回审判活动,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盐城法院找优解、求新解,涌现出“盐执先锋”“司法啄木鸟”等一大批党建工作品牌,并形成了审判执行流程信息化管控、诉前调解等系列长效工作机制。
固底板,育长板,着力提升审执质效。盐城法院开发覆盖两级法院的审执流程节点信息化管控系统,与类案强制检索、“三项规定”填报、执行案款发放等审判辅助系统无缝对接、强制运用,统一裁判尺度,规范自由裁量权。
今年上半年,盐城法院新收案件75241件,审执结64383件,各项审执质效指标态势良好。
赋能奋进:下足绣花之功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盐城法院自觉将法院工作置于全市发展大局中思考和谋划,着力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努力使高水平法治成为盐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立足疫情防控常态化,拓宽涉企服务“绿色通道”,法官挂钩重点企业开展定向服务,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
为提升涉企纠纷化解的成效,盐城中院加强与盐城市工商联沟通协作,积极搭建商会商事调解工作平台,制定出台《关于深化商会调解机制促进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共建方案》《关于建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协同机制的意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有效促进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快速化解。
全面融入市域治理体系,依托“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切实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化“审判三进”活动,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诉源治理,打出综合治理“组合拳”,不断提升司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
以“审判三进”工作为例,盐城法院织密以人民法庭、审务工作站、巡回审判点为支撑的服务网络,加强与“无讼村居(社区)”“无访无讼镇村”等载体的衔接,密切与网格长、专职网格员、民营企业家的联络,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动态。
前不久,射阳县法院黄沙港人民法庭针对一起涉49户农户与农田承包大户纠纷案件,迅速对接辖区政府,共商处置方案,直击矛盾焦点,打通思想堵点,力促达成共识,成功将矛盾化解在诉前。事后,法官向当地村民开展法治讲座,让法治之花在乡村大地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