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党龄离休民警,每天学党史写笔记做剪报几大本
2021-06-30 12:35: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在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91岁离休民警万振东家里,保留着几大本学习笔记和手工剪报,他的笔迹写得异常工整,像极了印刷体,让人看了之后啧啧称赞,感慨不已。这样的学习笔记被发现,也是来源一次偶然的机会。 

  几天前,润州公安分局政委杨斌来到万老家中,为老人送上中共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在言谈,我看到桌子上摆放了几个鼓鼓的大信封,上面写着不同的大标题,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建党100周年’等不同的标签,我就好奇地问起万老,这些是什么。他告诉我,这些都是他做的剪报和学习笔记,我打开看了之后,感觉非常震撼,也深受触动。”杨斌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感慨一个老党员如此执着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更是表达着对党和公安事业的关注和热爱。 

  629日,记者在万老先生的家中也看到了这些笔记,无不让人感叹。这些笔记都记录着什么?一个耄耋老人为何执着地做这件事呢?记者也采访了万老先生,胸口佩戴着一枚鲜艳的党徽,虽然年事已高,除了听力有些吃力和牙齿脱落外,但面色红润,思路清晰,言语中对党和国家热爱、对组织的感谢溢于言表。 

  “我出生在旧社会,受过苦,有现在的一切离不开党的关怀。现在我们国家在习主席领导下,越来越强大,我们离休退休民警生活也越来越好,身体健康,不得感谢党,感谢国家嘛?”万老说起话来,语调很高,也非常兴奋。 

  他告诉记者,自离休后从上老年大学开始,就养成了每天读书看报做笔记的习惯,“很多人去打牌、旅游,我学不会,也不感兴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了解国家最新的动态,才能不落伍。”万老说,看到习总书记讲话和党的理论成果,都会剪切下来,并做好笔记,不时地翻看学习。 

  记者注意到,万老记录的学习笔记,既有“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等政治知识,也有“建国以来中央领导对公安工作题词”等公安史知识点,还有“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三高一争,镇江能行”等镇江市发展定位和目标,按照不同类别,分别装订,显得格外用心。  

  

    老伴戴奶奶笑着介绍,“老头子每天早上都要自己去拿报纸,哪天送得晚了,都要跑好几趟,拿了之后就坐在书桌剪剪画画,摘抄,学习,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大儿子看到后,就说他,‘你真是老古董了,现在手机电脑什么都有,想找什么内容找不到啊,哪有像你这样天天自己写在本子上的’,他听了就是笑笑,照样做自己的事。”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25岁的万振东是派出所一名户籍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是这一年与中学毕业的戴秀华相识相爱,结成革命伉俪。回想65年前的事,万老笑了起来,一脸洋溢着幸福。 

  万老在写的一篇《学党史 感党恩》一文中说,“个人成长、进步,与党的培养、教育密不可分。喜迎解放——1949.4.23镇江解放。党的指引,参加革命——1949.4.24,军代表登门动员参加革命;1949.4.25,成为《前线日报》新闻战线一员......1949.12,报社停刊,人员分流,本人被分流至‘镇江市公安局户籍警训练班’学习;1950.4,学习、实习结束后,一直在公安战线工作,1991年离休后,继续在市局户政科留用整九年......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公安战士,应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保持一致,做一个爱党、爱国、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看报学习之余,万老时常感慨当下科技的发达,特别是看到破案类节目时,总是感叹“要是自己还年轻多好,那么多科技手段,破案真是如虎添翼,该能多破多少案件啊?”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不分离。”采访最后,万老这样说,他的个人命运始终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从他19岁开始,他就沐浴在党的阳光下,70多年来,是党和国家给了他政治生命,也是在党的指引下,他踏上了革命征途;是党和国家的哺育,使他从旧社会一名半饥半饱的底层工人,成为一名光荣的公安战士;是党和国家的信任,使他肩负公安工作重任,得到更多历练和成长;更是党和国家的关怀,使他得以享受到祖国发展的成果,安享晚年幸福生活,所以万老一直“常念党恩,常怀党情”。(曹伦平)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