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未远,引力永存——边晓斌同志先进事迹江苏巡回报告会侧记
2025-08-29 14:48:00  来源:江苏高院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2023年12月14日,仪征市人民法院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边晓斌,在执行案件现场勘查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他全面履职、勇于担当、竭诚为民的光荣一生,定格在了49岁。2025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共江苏省委在南京联合召开追授边晓斌同志称号表彰会,追授边晓斌同志“全国模范法官”“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为弘扬边晓斌同志先进事迹,激励广大政法干警忠诚履职、担当作为,7月22至24日,省委政法委在盐城、南通、无锡三地举办边晓斌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报告团成员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边晓斌同志工作、生活中的生动故事,深情追忆边晓斌同志镌刻着忠诚与奋斗的感人事迹。三地政法系统各单位干警代表认真聆听了报告会。

边院长说,迟到的正义是打折扣的正义,人民群众的诉求等不得、拖不起,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办好。

他坚持“如我在诉”办好民生案,用一颗真诚的心解“法结”更解“心结”。

从一家到千家,从村口到乡镇,边院长用一颗滚烫的心架起了与百姓的“连心桥”。

报告团的一字一句,都承载着边晓斌同志用生命践行新时代人民法官初心使命的庄严承诺,句句掷地有声、声声直抵人心。

盐城

小案藏初心,榜样引前行

7月22日上午,报告团首站来到盐城,会场内座无虚席。

7月22日上午,边晓斌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盐城举行。盐城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杨雪峰出席并讲话。

“2001年,边院长刚到新城法庭办案不久,就分给他大量电话费纠纷案件,标的额小、案情简单、矛盾不大,他却不急着判,而是到村民家里一家家谈。”报告团成员、仪征市人民法院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副庭长朱建的声音穿透会场,带着大家回到二十多年前,边晓斌同志在司法为民最前沿奋斗过的岁月。

“那时候乡下法庭没有车,农村土路也难走,他早上六七点就出发,经常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跟着他的干警不理解,他却说,老百姓不是不懂理,只是没有人好好跟他们讲道理。”就这样,在边晓斌一次次的“讲理”中,村民们再也没有拖欠过电话费。

“在他眼中,调解是法官应当穷尽智慧与耐心的责任,是‘小案不小办’的担当。”朱建语气里满是敬佩。

案小事不小,枝叶总关情。从企业短期工纠纷到农村“小五匠”维权,边晓斌同志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用一颗真诚的心解“法结”更解“心结”,在基层法庭工作期间负责办理的一千余件案件“零投诉、零上访”,给报告会现场每一位干警都上了生动的一课。

“踏遍乡间调解低至几块钱的电话费纠纷,登门走访化解近500名工人的劳动合同签订难题,直击农民工‘追赔难’本质推动‘小五匠’保险试点落地……那些‘零投诉’的案卷中,藏着司法为民最朴素的答案。”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家庭副庭长裴葭嘏表示,每一位法官都应该向边晓斌同志学习,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履职尽责、敢作善为的崇高品质,持续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在新征程上奋勇争先,践行初心使命,守护公平正义。

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法院义丰人民法庭法官助理黄逸也深受触动,他认为边晓斌同志二十九载对司法事业的执着与坚守,是对“法槌之下,人民至上”铮铮誓言的生动诠释。黄逸说:“在我们盐城,也有一位扎根基层三十四载的全国模范法官、江苏省道德模范徐刘根,他们同样对人民群众心怀大爱,把默默奉献书写在平凡的岗位中。作为一名在人民法庭工作的青年干警,我将以榜样为标杆,沉下心、俯下身、扛起责,在实践中淬炼为民初心!”

南通

担当铸力量,奋进谱新篇

7月的南通,暑气渐浓,报告会现场也因一段段真挚的讲述而涌动着阵阵暖流。

7月23日上午,边晓斌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南通举行。会前,南通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沈雷等会见了边晓斌同志女儿和报告团其他成员。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这是边晓斌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用一生践行的准则。报告团成员,仪征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忠正从边晓斌这句座右铭切入,将听众带回苏港船厂破产案的攻坚现场:企业资产7年间8次流拍,200多名职工安置无望。边晓斌主动接手后,白天忙工作,晚上钻研专业知识,向辖区政府提议将破产处置与招商引资相衔接,最终推动资产以2.3亿元成交,超出起拍价5000万,让职工和债权人安心过年。

2022年,一起错综复杂、标的额近2亿元的股权转让纠纷案,让报告团成员、仪征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吴正东犯了难,他向边晓斌求教。“边院长告诉我,这个案子实质上是公司利润分配、建设工程款、农民工工资、购房人权益、融资债权等矛盾交织在一起。”吴正东至今清晰记得边晓斌当时坚定的语气,“一纸文书判决容易,但很可能一案结而多案生,要想办法调解解决!”在边晓斌推动下,经过数十回艰难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和解,保障了重大民生项目顺利推进。

“困难面前有晓斌,晓斌面前无困难!”李忠正向听众介绍,“这是大家对边晓斌的共识。每当遇到急事难事,他总是冲在最前面。”而这一次,面对破产楼盘现场勘查的任务,明知即将调任新岗位,他依旧冲在前面,用生命诠释了对司法事业的忠诚与担当。

报告厅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在一个个鲜活故事中,边晓斌同志对党忠诚、对事业赤诚、对人民热忱的形象逐渐清晰丰满起来。

“要像边晓斌同志一样,争做企业的‘治病良医’。”同样奋战在破产审判条线,南通中院清破庭庭长陈燮峰备受激励:“边晓斌同志虽已远去,但他一生所迸发的光芒点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作为后辈,我将始终追随那道光芒,努力学习他对党忠诚、胸怀大局、敢作善为的优秀品格,在疑难复杂案件审理中勇挑大梁,落实案案都是营商环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边院长的担当,不是口号,是在‘硬骨头’案件前的主动接手,是在群众‘急难愁盼’前的挺身而出。”南通中院立案庭庭长倪海力深受触动之余,将感悟转化为行动方向,“要主动担当作为,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深耕融合法庭建设,磨炼好‘南通样本’,打造老百姓首选的‘家门口解纷驿站’,努力将矛盾纠纷在源头化解。”

聆听了事迹报告会,南通中院2025年新进公务员韩梓墨深刻理解了如何做一名有担当、有温度、有初心的人民法官,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树立了清晰的榜样和方向:“我将脚踏实地、恪尽职守、一心为民,为新时代司法事业奋斗终身。”

无锡

热爱映坚守,廉洁护正义

报告会前,循环播放着边晓斌同志先进事迹视频,每一帧画面都串联起他以热忱深耕司法审判的足迹。

7月24日上午,边晓斌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无锡举行。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常青出席并讲话。

“爸爸书房的灯总是亮到特别晚,桌上总会摞着厚厚的书籍资料。他说老百姓一辈子可能就打一场官司,要是业务不精没判对,影响的是人家一辈子!”报告团成员、边晓斌同志女儿边淑洁站在台上,声音里带着回忆的温度。

“2000年他刚当法官,一年就办了198件案子,妈妈说他经常忙得顾不上家。”在边淑洁眼里,父亲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我出生那天夜里,他还在埋头研究案件,直到妈妈喊他‘要生了’,才赶忙去医院。”

2016年夏天,边晓斌听从组织安排,毅然投身援疆事业。“中考后我去了新源,却因水土不服上吐下泻、皮肤红痒,不由问爸爸是怎么适应的。”边淑洁声音微微发颤,“爸爸说,如果你深爱一个地方,那些所谓的苦也会变成甜,所谓的困难也会成为一种乐趣。”

而这位将热爱刻入骨子的法官,也会有严肃、不近人情的一面。

“爸爸是个出了名的大孝子,对奶奶一次重话也没有说过。”边淑洁深情追忆,“可唯独有一次,奶奶替老乡咨询案件时,爸爸严肃地对奶奶说,有事让他们到我单位,不要在家里谈案件。”

这份对原则的铁面坚守,在他与律师的交往中同样清晰可见。“在仪征律师界,边晓斌是公认的‘刻度尺’,他与律师‘专业无界、交往有界’的相处之道有口皆碑,他办公室的门永远为法律论证敞开,但从不为私人请托留缝。”报告团成员、法治日报江苏记者站记者罗莎莎讲述采访期间的见闻:“一位资深律师告诉我,他和边院长认识快30年了,边院长没有和律师吃过一顿饭、喝过一次酒。”

报告会上,一句句深情倾诉里藏着滚烫的信仰,一滴滴思念泪水中映着纯粹的坚守,在场听众数次感动落泪、为之钦佩。

“边晓斌同志对司法事业深沉的热爱贯穿了他职业生涯每一个平凡而闪光的瞬间。”无锡中院研究室四级主任科员裘蕊蕊说,“热爱的本质,是对人民赋予职责的深切敬畏。边晓斌同志的生命之火虽已融入法治长河,但这份热爱和责任感将化作不熄的灯火,永远照亮我们守护公平正义的前行之路。”

“法官的心有多干净,正义的天平就有多稳。边晓斌同志的干净纯粹告诉我,廉洁不是口号,而是每一次拒绝吃请的果断,每一次接触当事人的坦荡。”无锡中院执行局副局长蒋璟表示,将时刻绷紧弦,做到管住手、管住嘴、管住心,让群众在胜诉权益兑现中既触摸正义的温度,更感受司法的纯净。

星辰未远,引力永存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您就是最温暖的那颗。我们知道再也见不到您,但您的引力仍然在。”报告会最后,这段话的余音久久未散,会场内回荡着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风过无痕,精神有迹。边晓斌走了,但他的“奋斗担当”随着讲述镌刻进法院干警的心中,他的“为民密码”将融入我们奋斗的日常,他的“干净纯粹”更成为作风建设的自觉遵循。

铭记是最深的缅怀,奋斗是最好的纪念。这次的巡回报告会不是终点,而是无数法院人续写英模故事的起点。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