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三月,绿意盎然。3月31日下午,南京金陵会议中心,首届“江苏最美警嫂”推选活动揭晓现场,警嫂们的事迹深深打动了观众。
她们来自基层一线,但这一天,最高的舞台属于她们;
她们分布在不同岗位,但这一天,最亮的金牌奖给她们;
她们都是默默无闻的普通警嫂,但这一天,最美的鲜花献给她们。
今年1月,由省委政法委、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妇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省广电总台组织发起的首届“江苏最美警嫂”推选活动启动以来,全省各地涌现出了一批深受网民热议的警嫂感人故事。
34位当选的首届“江苏最美警嫂”及特别奖、提名奖获得者,为家、为民、为国,自强、厚德、博雅,是全省10多万警嫂的优秀代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江苏女性精神的践行者。她们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无论家庭面临多大困难,总是与爱人相依相伴,与政法事业心心相映,一起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共同书写情系家国的最美篇章。
首届“江苏最美警嫂”推选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最美”的力量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由此及彼,传播开来……
政法事业是超常奉献的事业。警嫂不是一声简单的称呼,她们是家中的“顶梁柱”、社会的“半边天”,她们用爱挑起了作为妻子、媳妇、母亲的责任——
美德流芳,书写传奇
人民警察是国家政权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也是良好家风建设的先行者。最美警嫂,既是贤内助,又是廉内助。穿过岁月的波涛,我们看到了政法好家风的历史传承,传统美德依然是政法家风的厚重底色。
如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掘港中队中队长张恒俊的妻子沈亚秋,她身患重病却性格乐观,多年来赡养了8位老人,把传统女性的贤淑与现代女性的坚韧演绎得近乎完美。
当主持人问道:“你很能干啊,赡养了8位老人,累不累啊?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你?”沈亚秋坦然地说:“累,当然很累。长辈养育了我们,我们孝敬他们,天经地义,这也是我们的好家风。我是警嫂,也是母亲,今天给孩子做个样子,孩子以后也会照着做,要说传承,这就是传承,也是支撑我的精神力量。”
看似一种普通的付出,却折射出一份人间大爱。有了这种大爱,政法干警就会少一些担忧,对工作就会多一些投入,孝老敬亲的美好家风就会代代弘扬。
在政法队伍中有一支戒毒管理队伍,是由劳改劳教队伍演变而来的。建国初期,老一辈在偏僻荒芜、一穷二白的地方创业生活,他们献了青春献子孙,而他们的后代依然选择着父辈的选择。
江苏省方强强制隔离戒毒所五大队副教导员杨振军的妻子王芳,父母是经历艰苦创业阶段的方强农场职工,她秉持优良家风、发扬优良传统,把对丈夫的爱、对家庭的情,倾注在支持丈夫做好劳教、戒毒工作上。结婚14年来,她独自撑起家内家外的重担,没有一句怨言。
在政法家风的传承中,不仅有忠于事业的传承,还有清廉家风的传承。
警嫂孙咏梅,其丈夫沈后芳是高邮市珠湖派出所所长,在当地是出了名的“铁面所长”,她因此也饱受街坊邻居的脸色,但她理解支持丈夫公正廉明执法。丈夫亲手将收赃的亲侄子送进看守所,哥嫂上门求情,她耐心做好说服工作。去年,她的亲戚违法,送来现金3万元,她让丈夫把现金交到派出所退还。多年来,她拒收礼金20余次、10万余元。
警嫂贤,家风正,警察威,百姓安。正因为有了孙咏梅这样数以万计的好警嫂为丈夫遮风挡雨,丈夫才能挺直腰杆保一方平安稳定,赢得老百姓的口碑。
维和警察,代表着国家使命、国家形象。作为维和警察的妻子,不仅要完全挑起家庭的重担,还要忍受担忧思念的煎熬。淮安市公安局政治部张忠付的妻子李艳,丈夫先后3次执行维和任务,她不但不计个人得失,还主动辞去单位部门领导职务,便于有更多的时间照顾老人和读初中的儿子。当得知丈夫十分关心任务区的儿童,自费购买了22套足球装备捐赠给当地儿童。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了不起的女性。同样,一个出色的警察身后,一定有一个最美的警嫂。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王保同的妻子王瑾瑜,八小时内,她是一位出色的护士,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八小时外,她是家里不折不扣的“管家婆”,丈夫精神上温情的港湾。丈夫技能比武期间,她独自照顾身患癌症的父亲,让丈夫安心集训;她手把手地教丈夫静脉穿刺技术,并对其执行特殊任务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心理上辅导。她用自己的方式,平衡着繁重的工作和生活,书写着警察家庭故事的和谐篇章。
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民警王洪辉的妻子王秋香,为了挽救罹患肺癌中晚期的警察丈夫,她以柔弱之躯,勇敢地斩断病魔一次次伸向丈夫的魔爪。15年中,丈夫病情几经反复并转移,她始终不离不弃,多方奔走在治病路上,还要照顾已年近70的公公和正在上学的儿子,用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华,无怨无悔的付出,始终坚守在丈夫身旁,用爱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在颁奖现场,王洪辉激动地说:“老婆,娶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你给了我几次生命,我永远感谢你!”话音一落,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一个敬礼,胜过千言万语;一个拥抱,见证不离不弃!
和平年代,警察是牺牲最多的一个群体。警嫂不仅要面对生离的相思,还要承受永别的痛苦。嫁给警察,就要用满腔的挚爱践行生命承诺,把无限的忠贞化作地老天荒——
为家为国,为忠为义
建国以来,江苏全省共有526名人民警察英勇牺牲,近万名民警光荣负伤,他们都是人民的英雄和功臣。在这次最美警嫂推选活动中,许多牺牲警察妻子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情景剧《帮我守好这个家》真情演绎了这些警嫂的故事。
今年已经花甲之年的徐爱云,丈夫杨松林,生前系邳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五中队副指导员,革命烈士、二级英模。2003年,丈夫在盘查嫌疑车辆时与歹徒搏斗,身中37刀和1颗子弹,壮烈牺牲。丈夫牺牲后,她秉承“活着就要活出人样来,不能让这个家垮下去”的信念,照顾年迈的公婆和未成年的子女。13年来,多次有好心人劝徐爱云改嫁均被她婉言谢绝。她勤俭持家,10多年来没有添置新衣,省吃俭用地把两个子女抚养成长。
警嫂陈琳娣,丈夫潘磊生前系龙潭监狱十五监区教导员。2009年丈夫牺牲时她年仅35岁,独自一人坚强地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至今。她是儿子眼中“严厉乐观的坚强慈母”,更是婆婆眼中“善良勤快的孝顺儿媳”。每逢节假日,她都尽量抽时间和孩子一起回沛县老家看望公婆,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儿子孝敬爷爷奶奶。
警嫂殷巧玲没能来到现场,她是镇江丹徒区公安局牺牲民警孔兴君的妻子,现在正陪着女儿在北京治疗。几年来,为了延续丈夫的血脉,殷巧玲带女儿孔思晴四处奔波、求医问药、永不言弃,她崇高伟大的母爱,撼人肺腑、感天动地。在殷巧玲带女儿治病期间,省市公安机关和有关方面都给予了积极援助。最近,省公安厅和镇江市公安局决定,在前期援助的基础上,将再次加大支持力度,不遗余力地助小思晴康复。
相爱一时易,相守一生难。这四位警嫂深明大义,在磨难中绽放了坚强的大爱情怀,她们堪称最美中的最美。经推选活动组委会研究,决定授予徐爱云、曾淑萍、陈琳娣、殷巧玲首届“江苏最美警嫂”特别奖。
台上,6名女学警向3名警嫂分别献花、献奖杯,20名礼兵同时敬礼后,一曲《嫂子颂》将揭晓仪式推向高潮,台下顿时响起雷鸣般掌声。
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泣不成声的泪雨,诠释了“最美”的力量所在。
如果说,警察是铁打的汉子,那么,警嫂就是铜铸的花朵。在追梦路上,他们用自强和拼搏让青春美丽、让生命绽放——
同心进取,比翼齐飞
柔肩也可挑重担,谁说女子不如男。身为警嫂,总是把担忧化作深明大义的担当,让思念撑起家中的一方晴空,温暖暴风雨后归来的丈夫。
省新康监狱32监区是全省唯一集中关押艾滋病罪犯的监区,自2007年成立至今,已累计收押艾滋病罪犯560多人,被司法部、省委政法委表彰,荣立集体一等功。监区警囚零距离、无障碍接触,不戴口罩、不用手套、不穿防护服,监管工作具有高度危险性。
“风险再大,总要有人去做,他不去,其他人也要去。”刘文林妻子吴志英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心声。成立之初,她不仅支持丈夫进32监区工作,还利用专业知识给丈夫“上课”教他如何保护自己。
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平安送给他人,平凡的举动映出了无限的担当。
在这次推选活动中,有一位消防警察的妻子陆恒,丈夫杨刚是苏州市相城区消防大队蠡口中队中队长。丈夫所在中队每年火警2000余起,每天承受着担心与紧张。她不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义务担任丈夫中队课外辅导员,为官兵开展现场急救技术培训,帮助80多名战士取得急救证,还充分发挥文艺才能,业余时间主动融入警营大家庭,与战士们一起举办文艺比赛,缓解心理压力。
火场无情,夫妻连心。消防警嫂的担当和理解支持,换来的是全省火灾形势的平稳和千家万户的平安。警嫂,是消防英雄背后的英雄!
在很多人眼里,警嫂似乎都是一些平凡普通的家庭主妇。其实,她们同样拥有自己的事业。镇江市公安局丹徒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张建嘉的妻子杨娟,是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在新型材料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获得石墨烯新型材料授权5项专利,是该行业的领军人物。她珍惜爱情、博雅大方,既下得了厨房,也上得了厅堂,做出了骄人的业绩。
“现代社会,女性既要有自己的事业追求,也要有家庭的责任义务。社会需要精英,而家庭需要的是妻子和母亲。每个人身上都有多重角色,每个角色都需要用爱去打扮,这样角色才会精彩。我敬重我的爱人,他是警察,岗位虽平凡但却非常重要,我愿意和他并肩前行。”杨娟说。
学习成就人生、理想引领未来。常州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支队副支队长刘晓春的妻子沈怡是一名小学高级教师。她与丈夫是学习进取的好伉俪,支持丈夫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和法律硕士学习,成为全省检察机关司法警察业务能手和全国检察机关司法警察业务培训师。
无锡市公安局锡山禁毒大队副大队长钱安军的妻子盛玉红,身残志坚,带领球队奋力拼搏,夺得了三届残奥会冠军。她的人生故事,就像一部励志大片。
“我觉得人都要有梦想,我人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拿世界冠军。虽然追梦路上艰难了些,但是不服输的女排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前三个世界冠军就是这样拼下的,今年我还要和队友们出征巴西里约热内卢残奥会,力争‘四连冠’,为国再争光。”盛玉红说。
一个最美警嫂是一个故事,一群最美警嫂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激励着政法干警,感动着千家万户,最终汇成推动政法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强音。
巾帼情怀女儿心,姹紫嫣红群芳谱。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的共同努力下,在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的伟大征程上,一定还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最美警嫂,与政法干警携手前行、风雨与共,迎接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