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听到过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他们可能是冲在疫情一线全然不顾自己和家人安危的医护人员,可能是古稀之年的拾荒大爷捐献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可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背着上百万吨青菜支援武汉的农民,也可能是有家不能回不分白天黑夜在基层一线战“疫”的你、我、他·······,然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可能会让你有一些惊讶,因为他是一名社区矫正对象!
钱某某,是泗阳县某司法所社区矫正对象,入矫之初钱某某对自己所犯罪行悔罪认罪意识差,因为常年在外打工,他不希望在家矫正,多次企图用“说情”的方式来变更矫正地,因为条件不符,被居住地司法所多次驳回申请后,他甚至产生了故意犯错被警告,想去监狱服刑的想法。
经过工作人员多次走访调查,寻找原因,工作人员发现因为其家庭困难,父母都有残疾,加之自己之前不务正业,举债度日,导致债务越积越多,为了躲避“债主”的追讨,他已经五六年没有回家了,所以回家接受矫正成了他的“心病”。
摸清“底细”后,司法所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家访、谈心,做钱某某的思想工作,给他分析遇到问题躲闭不是办法,更多的是想着怎么去解决问题。
为了让钱某某解决眼前“最严峻”的困难,2019年7月居住地司法所推荐其到开发区某企业上班,这是一家生产防护服的企业,没想到入职三个月后,他就成为了生产车间的业务标兵。
2020年大年初三,面对武汉疫情,县委县政府号召辖区所有涉及医疗防护企业恢复生产,钱某某工作的企业也在其列,面对特殊疫情,钱某某接到复工电话,当天就回到了岗位,还主动报名选择了14个小时的长夜班。
从上岗到现在,他一天也没有提出过要休息。钱某某说:“以前我没有觉得我的工作有什么特别,但现在我一天可以生产100多件防护服,就可以保护100多名医护人员的安全,原来我也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我觉得很骄傲。”
负责其矫正的司法所所长每天都要在他不上班的时候跟他聊几句,一方面是为了确保他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是打心底里对这个“逆行”的矫正对象多了几分敬佩,想多给他“鼓鼓劲、打打气”。
负责其矫正的司法所所长说:“虽然他犯了错,但是他让我们所有人都‘刮目相看’,我相信这次的‘劳动教育’一定比任何一次都更有意义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