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网格员在行动】句容千名“熊猫眼”的“战‘疫’格言”:疫情不退不出“格”
2020-02-02 17:24:00  来源:交汇点
 

行政村、社区是防疫基本单元。句容1058名网格员织密防疫控疫“一张网”,严防死守、不留死角,群众都心疼地称他们为“熊猫眼”。

如何避免亲友聚餐扎堆,宣传最重要。“不戴口罩往外走,实在太危险;千万别串门,更别来聚餐;别搓麻将别扎堆,家里最安全。”下蜀镇网格员杨昌伟每天都提着高音喇叭,将自编自导的《阻击疫情守家园》快板书逐村巡回播放。“这种宣传接地气,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亭子村村民徐正林说,疫情防控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很快就记住了。

群众明白了,防疫工作就好开展了。如何把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各类知识传到村民耳中,弥补新媒体在农村地区、老年群体中宣传的薄弱环节,句容925个网格各显神通:户户发明白信、点对点打电话、贴标语发短信。“4000只农村喇叭成了村民‘防疫’的‘顺风耳’。”句容市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王灵飞说。

网格员生活在本村、社区,防疫能一杆子伸到底。

从年初一参与防疫开始,网格员巫果林就没休息过,分发一封信、排查与疫区人接触者、关爱居家观察户,一直忙个不停。年初一,一曾在镇江住院期间与一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接触过的村民被排查出,他迅速与其电话联系,进一步排摸出10多名接触者信息。2月1日上午9时,在边城镇青山村入村路口,记者见到巫果林时,他正在熟练地使用电子体温计,“目前,已测量了20人的体温,登记了7辆车辆信息,未发现异样。”

“大年初一下午4时,全村1427户全部摸排一遍,列出信息清单。”大年三十,张罗年夜饭的青山村网格长朱小龙绷紧了安全弦,提前安排摸查准备。网格员工作琐碎,量大,有时还不被人理解,就要用细致耐心的工作去春风化雨。“网格员就是唠‘家长里短’的人,多交流、多沟通、多跑路就是我们工作方法。”巫果林说,在焦虑、紧张甚至恐慌情绪扩散的时候,邻里之间的一点小情绪,就可能引爆火药桶。

“今天状况怎么样,马上过来给您量体温”“还需要买什么东西,我待会给你送来”,在句容176个村(社区),一声声“问候语”,一遍遍“叮嘱”成为了网格员每天必修课。“工作开展后,群众也越来越支持我们。”边城镇桥东村网格员徐利年说,2月1月30日上午8点,摸排到一72岁老人去世,经过交流,户主丧事简办,将原先20多桌的宴席缩减为2桌。

睁着“熊猫眼”、戴着口罩,隔着门与居家观察者交流,每天华阳镇杨家巷社区网格员王英都要给居家观察户送关爱。“早上7点买好菜,8点送到。”王英说,他们有什么要求,一个电话或者一个信息,我们就赶到。不忍妻子辛苦的丈夫杨道明也志愿报名加入了“三班倒”的防疫队伍中,“昨晚她在值班帐篷呆到了12点多才回家。”

正是这一项项微不起眼的工作,却搭起了整个防疫工作的基石。“中凌社区7个网格,1400户住户,4458人,每一户,每一个人,网格员都了如指掌。”网格长于洋说。每每看到这些‘隔夜面孔’,他们的理解配合,增强了“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信心。

疫情不退不出“格”,截至目前,千名网格员共排查出网格内疫情重点地区人员流入情况1047件次,排查处置可能引发敏感事件的苗头线索和不稳定因素1058件次,调处因防控疫情引发的邻里纠纷、干群矛盾526件次,发放“给居民的一封信”、张贴疫情防控公告26万余份,为居家观察人员提供服务8000多次。交汇点记者 董超标 通讯员  张慧君  章志江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