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是扬州城区居民从家中步行到“公安1号窗口”的平均用时。即使是城郊及农村居民,骑电动车只要30分钟也可以到达“公安1号窗口”。为全面深化“放管服”、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扬州市公安局全面深化“放管服”、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打造“公安1号窗口”,2019年以来,仅市区“公安1号窗口”办件总量就达到了240万件。
2019年,扬州市公安局将市区“公安1号窗口”试点成功经验向公安所有服务窗口推广,将公安机关行政审批、为民服务的所有办事窗口全部纳入“公安1号窗口”建设范畴,统一标志标识、统一服务规范,拓宽窗口范围。依托派出所、交警队、出入境服务网点、警务服务站、社区警务室、警邮代办点等部位,科学布局便民服务点。同时,扬州市公安局主动融入五级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建设大局,在市、县两级公安窗口已全部进驻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与市政务办联合推动公安窗口向重点乡镇(街道、园区)政府便民服务中心集中,为群众就近提供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高频事项办事服务,努力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城郊结合部及农村地区骑行(电动车)半小时内的便民服务圈。
扬州市公安局还依托江苏省政务服务网、公安旗舰店、微警务、APP等平台,打造多样化“不见面审批”审批模式,实现114项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00%“一网通办”,将16项公安移动服务接入江苏省政务服务网APP,实现PC与掌上双线可办。“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机制完善了、设备先进了,高效的服务从何而来?为此,扬州公安精选精兵强将,推进“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培训“全科医生”式的窗口民警,努力将“公安1号窗口”打造成公安为民服务的“全科窗口”,让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同时,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上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市区“公安1号窗口”开展事权下放试点工作,将边境管理区通行证、临时机动车禁区通行证、机动车三超证办理、交通违章处理、人口信息查询等五个高频公安服务事项,下放至部分派出所、社区警务室。探索建立派出所(街道)“公安1号窗口”全面办理、社区“公安1号窗口”全面受理的便民服务新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公安审批服务事项,真正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正是带着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扬州公安兑现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承诺,打破警种、地域壁垒,探索出了“放管服”的一条新路径。2019年以来,仅市区“公安1号窗口”办件总量就达到了240万件,通过自助服务终端为群众提供办事服务12.2万余件。1.44万名外省人员在扬享受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便利,3.2万起轻微交通事故得到快处快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