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切实保障和服务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泗阳县立足司法角度,积极探索,创新突破,多角度打造专项服务,推动县域内形成更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发挥营商环境部门作用,服务决策部署。针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招商、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和重点工程推进等方面的法律服务需求,引导律师、公证员等及时跟进做好顾问和参谋,为政府和政府部门在重大决策和依法履职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询、风险评估、见证等专业服务,与县工商联通力合作,建立由工商联、司法、律协三方联席会议制度,搭建律商协作平台,就民营企业发展法律问题不定期交换意见;不断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普法责任制,会同法院、检察院、安监局开展以展板宣传手册、专题讲座等为主要形式的“以案释法”活动。依托“双百行动”组建法律基础扎实、授课经验丰富的普法讲师团,在前期对企业、商会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针对针对需求开展法律培训,去年以来,先后组织110余名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服务进万家” “法律进企业”等各类服务活动400余场。
围绕司法主体职责功能,服务市场需求。以“双百行动”为载体,主动为企业提供定制法律服务。要求参与活动的法律服务机构围绕企业运营、合同风险、劳动用工等风险点,讲解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相关知识,并形成定期、常态化、巡回式服务。为更好的服务企业,通过探索市场主体招投标法律服务事项获取法律服务模式,利用竞争规则优化营商法律服务供给,帮助企业掌控法律服务成本。在泗阳县经济开发区设立惠企便民法律服务中心,组织县法律服务机构34名精通不同领域业务的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12348”企业服务流动小分队,将“惠企便民”法律服务阵地前移,服务下沉。截至目前,法律服务小分队共开展主题服务123次,法律服务中心值班86人次,接待咨询企业200余家,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
搭建平台资源联通网络,服务效率优化。将“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贯穿到营商法律服务过程中,着力优化法律服务工作流程,在法律援助、公证受理中开设“绿色通道”,实现“一窗式”咨询受理,提升营商服务效率和质量。今年以来,泗阳县司法局着力推动复合型法律服务模式。要求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公证处等加强协作,推动各服务事项“无缝对接”,形成“律师+公证”“律师+调解”等复合型法律服务模式。不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线上依托“12348江苏法网”构建“微信+平台” 把全县法律服务信息资料和服务资源集聚到网络平台的网上营商法律服务体系,线下与县法院联合设立非诉讼纠纷试点,建立百名律师调解名册,,形成高效率服务资源互联互通。今年以来,全县办理劳动争议类法律援助案件82件,挽回各类损失200万余元;调解企业矛盾纠纷891件;办理企业公证63件,涉及资金约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