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苏州姑苏区把1898名专兼职调解员充实到基层一线
2019-11-22 00:54:00  来源:新华日报

  

  近日,在苏州市第二届人民调解员技能大赛中,姑苏区司法局代表队经过现场答题、模拟调解等层层闯关,从全市10支代表队共6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以大比分优势摘取决赛第一名。

  技能大赛技压群雄,是姑苏区司法局一直以来持续狠抓人民调解工作的一个见证和缩影。姑苏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慧说,近年来,姑苏区司法局不断探索创新多级联动调解机制,将调解力量集中下沉到基层一线,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新时代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探路。

  青年才俊下基层充实“老娘舅”队伍

  “基层调解除了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更应该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在苏州市第二届人民调解员技能大赛现场,来自姑苏区虎丘街道司法所的徐哿,以出色表现获得本次大赛“优秀选手”称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轻声慢语的苏州“小娘鱼”竟然是个95后。自2017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共调解和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近110件,其中超过一半涉及征收问题。

  像徐哿这样年轻的人民调解员,在姑苏区基层司法所还有许多。姑苏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主任戴彬彬说,近年来,姑苏区司法局通过认真梳理分析区域内各类矛盾纠纷的特点,有意识地将具备良好法律知识储备、同时又懂苏州话的青年才俊充实到基层司法所,通过“老法师”们传帮带,让这些年轻调解员迅速成长,独当一面。

  “老百姓的事情往往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产生矛盾纠纷有时候可能就是为了争口气。”在一桩兄妹三人的继承纠纷中,徐哿一方面以专业的法律视角,向当事人详细解读了《继承法》中关于法定继承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从家庭伦理出发,让双方换位思考,走情感路线,最终在她的努力下,当事双方由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在调解过程中,我了解到老大的家庭条件最好,他与弟弟的纷争主要在赡养老人方面,他认为弟弟没尽到赡养义务,这件事让他很生气。”徐哿认为,只要深入了解当事双方的真实需求,认真对待,一些老大难问题年轻人同样可以解决好。

  将新鲜血液充实到调解一线,也为构建“大调解”格局注入了一股新风。截至目前,全区拥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898名,调解志愿者及调解信息员3675人,其中年轻人占到一半。今年以来,全区各类调解组织共成功调解矛盾纠纷近万件。

  192个调委会“专业”应对新问题

  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人民调解以非诉讼解决方式,在邻里关系、医疗纠纷、劳资纠纷、交通事故、继承纠纷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纠纷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姑苏区积极完善调解网络,纵向从区到街道、社区,横向在不同部门、不同条线上密织调解网络。

  “以前,调解员总是忙得焦头烂额,这个矛盾还没解决,后面接二连三的纠纷又找上门来,工作很被动,群众也不理解。”有着10多年调解经验的姑苏区苏锦街道司法所人民调解员蓝永生对当前的调解委员会机制深有体会: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各种新矛盾、新形态、新问题层出不穷,针对不同的矛盾类型,迫切需要不同的调解组织,突出调解的专业性、精准性、实效性。“调解看上去尽是些小事,却蕴含着大学问。”苏锦街道司法所所长、街道老班长调解工作室专职调解员时良金说,作为百姓乐意接受的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调解是一门技术活,需要根据不同矛盾纠纷类型,以及不同当事人的脾气性格,采取不同的调解方式,既要以法服人,还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

  据介绍,目前,姑苏区建有区、街道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9个,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共192个,个人调解工作室、老兵调解工作室以及公调对接、诉调对接、劳调对接等各类调解工作室共32家。一张上下联动、横向结合的矛盾纠纷调处大网,成为姑苏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压器”和“安全阀”,也是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统筹资源把调解触角伸到治理末梢

  调解工作涉及面广量大,需要统筹多种资源。姑苏区司法局副局长刘皓说,近年来姑苏区围绕这一工作,做出了积极探索,以人民调解为基础,陆续开展“个人调解工作室”“老兵调解工作室”“律师+”等品牌工作室的创建,在教育、物业、劳动等各个领域共建立相关调解组织15家。调解工作室在全区实现了全覆盖。

  与此同时,姑苏区司法局还进一步加强与法院、公安等部门的联动,先后派驻4名专职人民调解员进驻区人民法院,深化诉前调解组织建设;与全区18家公安派出所和区交巡警大队建成调解工作室,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辖区内退役军人众多的特点,姑苏区司法局依托辖区调解组织网络,创建老兵个人调解工作室,打造具有姑苏特色的“老班长调解”工作品牌,其中,苏锦街道“老班长调解工作室”建立退役老兵动态管理机制和精准帮扶机制,为其提供普法宣传、线上调解及上门走访等服务;双塔街道发挥辖区双拥特色,成立“封光老兵调解室”,动员退役军人加入调解队伍;吴门桥街道“吴仁安老兵调解工作室”,通过退役军人反哺社会发挥余热,为辖区老兵提供专项调解服务。

  另外,为应对突发群体性重大矛盾纠纷,姑苏区还建有重大纠纷处置应急机制及“8小时外响应机制”,通过明确专业队伍、纠纷领域、响应途径、服务内容等举措,确保区域内发生的重大社会矛盾纠纷能及时得到有效处置。

  多领域覆盖、多部门联合、多元化调解的“大调解”模式,已经在姑苏区初步建立。未来,姑苏区将始终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进一步挖掘调解资源,将调解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建立起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格局。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