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盱眙县公安局砥砺奋进七十载 不忘初心续华章
2019-11-01 02:20: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打开记忆的闸门,翻开尘封的历史,70年前的光景仿佛跃然眼前。70年峥嵘岁月,70年历史变迁,从百废待兴的当初,到国富民强的今天,盱眙公安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一代代盱眙公安人前仆后继、奋勇拼搏,戮力同心、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平安赞歌。

   

  办公环境日新月异

   

  1948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举南下,1213日,盱眙全境解放,盱眙县公安局也应运而生。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因县域合并、地区划调,且盱眙一段时间隶属安徽,盱眙县公安局先后被命名为盱来嘉公安局、长淮公安分局、安徽省盱眙县公安局。1952年底江苏省成立,为加强洪泽湖管理,盱眙于1955年划归江苏省,属淮阴专区,盱眙县公安局正式更名为江苏省盱眙县公安局。

   

  上世纪五十年代,盱眙县公安局办公地点位于盱城老城北,为院落式结构,关押犯人的牢房也在院子里。1976年,盱眙县公安局搬迁至盱城老虎岗,地处荒郊没有路灯,办公用房为瓦房,大门左侧设置一值班岗亭。1994年,盱眙县公安局在原址上翻新重建,将部分瓦房拆除,新建办公楼5层,地址为淮河东路69号。1997年,盱眙县公安局在原大楼基础上再次新建裙楼,办公面积到达6500平方米,一线办案单位设立有单独的询问室、讯问室。

   

  2014年,盱眙县公安局搬至盱城街道十里营大街110号,办公楼有16层,包括裙楼、辅楼共有19000余平方米,设立单独办案区、食堂、运动场,中央空调、职能门禁等一应俱全,辅楼为出入境办证大厅、信访接待中心。2016年,盱眙县公安局以“810”强基工程为契机,按照有利于执法办案、有利于服务群众和有利于民警生活的角度出发,对全县12家派出所、4个公安检查站、看守所、拘留所予以新建、扩建,民警工作、生活条件得到质的飞跃。201710月,盱眙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投入4000余万元在维桥汽车城旁高标准建成全省一流的县级车管服务中心,并于20181130日正式投入运行。新办案中心(警体训练中心)、事故处理中心、盱城派出所、水警大队等工作业务用房正在建设或规划设计之中,不久便将拔地而起、投入使用。

   

  公安队伍不断壮大

   

  1969年至1976年,盱眙县公安局先后增设林业派出所、山区派出所、水上派出所(老子山派出所)、城区派出所,1982年起开始以乡镇为单位增设派出所。直属单位从最初的秘书股、侦查股、治安股、消防股、预审股、政工室、看守所,发展到今天的指挥中心、政治处、政保大队、治安大队、刑警大队、交警大队、巡特警大队、网安大队等。公安组织机构始终与时代同步,与主业同频,成为盱眙公安工作始终阔步向前的强大保障。

   

  1978年的盱眙县公安局共有民警44人,每个乡镇基本只有一个公安特派员,负责该乡镇的日常治安维护工作,1983年全国“严打”开始,公安机关警力不足问题凸显,1984年至1989年,盱眙县公安局会同各乡镇招录合同制民警充实一线,全县先后有79名高中毕业青年穿上警服,成为当时公安机关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与此同时“徐州警校”的科班毕业生开始分配至盱眙县公安局并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1990年前后,盱眙县公安局共有民警156人(含合同制民警),1993年,为适应当时的治安防范工作需要,各乡镇牵头招录治安联防队员、专职警辅充实公安队伍,成为公安机关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00年后,随着江苏警官学院、南京森林警官学院及社会招录等多渠道招警察,截止到2019年,盱眙县公安局现有公安民警450人,辅警1080人。

   

  长期以来,盱眙公安队伍始终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各项队伍建设工作,队伍势气始终昂扬向上,战斗力不断巩固提升。公安制服从“上白下蓝”、“八三黄”到“钢铁灰”再到“公安蓝”,斗转星移的是色彩,不变的是勇往直前的忠诚担当、一如既往的为民情怀、永不褪色的公安本色。

   

  科技力量今非昔比

   

  可以说公安机关的科技化征程总是与时代同步,但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邮寄,到九十年代的电话、BP机,后来的手机、互联网、大数据,一代一代的公安人在书写公安也在见证公安,科技元素的融入让公安的各项工作有了腾飞的翅膀,手写笔录、见面汇报到电子签章、网络审核,各类大数据平台应用查询,让很多的不可能变为现实。

   

  提起办案方式的改变,上世纪80年代参加公安工作的天泉湖派出所民警许学波说:“刚上班在洪山派出所(因乡镇机构优化,现已撤销)时,一辆“二八大杠”和一个公文皮包(内有一盒印泥、一支笔和谈话笔录纸)就是标配。”矛盾纠纷现场调解,遇到案件谈话受理,方法很简单。路途远的村居一去就是一天甚至几天,办一代身份证时,每个村居10天,现场拍照填写,为后来的人口数据入库打下坚实基础。到了90年代末,办公电脑开始出现,随后全警开始进行科技培训,从最初打字查询到办公平台应用、内网搭建、电子化办公,一路走来,全局民警的科技应用能力在不断提升,即使50多岁的民警也能较好地掌握电脑应用。

   

  2011年,盱眙县公安局建成苏北地区首家县级公安机关DNA实验室,当年便破获各类积案740起,其中重大案件56起。2006年起,视频监控技术开始在公安实战工作中发挥作用,2010年至2017年期间,盱眙县公安局循序渐进地在县城及农村开展视频织网工作,从“天网”、“320工程”、“村村通”、“一网通”、“雪亮工程”到升级版技防城建设,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逐渐完善,有效延伸公安侦查破案的触角。据不完全统计,公安机关侦破的案件中有五成以上是由视频系统提供支撑的。从靠眼力经验到高科技破案,盱眙公安实现从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型升级,民警惩恶扬善、守护平安的追求永久不变,打击犯罪、精准破案的利刃锋芒更盛。

   

  改革创新多点开花

   

  1997年,伴随着110指挥中心成立,盱眙县公安局各派出所及相关业务大队开始接受群众报警服务,从最初的每年呼入量1600余起到现在的每年60000余起。全县形成以110为龙头,以各警种单位、派出所、治安联防队为骨干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0186月,盱眙县公安局聚焦平安稳定主业主责,坚持“融合才能强大、一体方可制胜”的理念,大胆探索,创新实施“四心合一”改革工程,在全省率先将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12345政府热线服务中心、涉稳联动中心与110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进行整合,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公安指挥工作融合发展、集成超越的新路径。

   

  2013年初,盱眙县公安局以“夯实基础工作、强化打防管控、提升群众满意度”为追求,在全县开展以提户知人、提人知事为内容的“两提两知”社区警务竞赛活动,推动以往习惯在办公室等待群众上门的社区民警沉入社区,进万家门、知万家人、解万家忧,筑牢社区警务根基,得到省公安厅、淮安市公安局以及县委县政府和各界群众的肯定。

   

  2014年,盱眙县公安局紧紧围绕市公安局党委和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以改革寻求动力,以创新增添活力,按照“警力整合、资源共享、职能一体、发展共赢”的原则,启动“所队合一”勤务模式改革试点,整合派出所和农村交警中队警务资源,破解警力不足难题,增强基层公安工作的管控合力,实现1+12的整体效应。2017年以来,盱眙县局着眼激发队伍活力和提升工作质效,创新实施清单化队伍管理模式,创立“三单三分”队伍管理模式,促进了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质效双提升。

   

  为民初心始终如一

   

  70年来,盱眙公安人始终牢记初心,把破案攻坚这一主业做优做精,共破获各类案件32000余起,其中命案8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000余人(次),累计为群众挽回直接损失6.8亿余元。2008年“ 1.10案件”、2011年桂五镇“七尸九命案件”等20余起有影响案件被盱眙县公安局迅速攻坚,赢得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为维护盱眙地方治安稳定发挥巨大作用,也让盱眙公安工作成为全市响当当的品牌。

   

  70年来,盱眙公安人牢记为民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间,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在日常接处警工作中,盱眙县局广大警力始终冲锋在最前线,先后紧急救助危难群10000余人(次),陈良全、杨兆洲、王辉、李子阜、莫先平等数名公安民警牺牲在工作岗位上,200余名公安民警光荣负伤,盱眙公安成为全县广大群众心中最信得过的一支队伍。

   

  70年来,盱眙公安人始终树立大局意识,是各类重大活动安保工作的中流砥柱,连续19年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安保工作万无一失,“党代会”、“两会”以及各类节假日、节庆安保工作,盱眙公安人舍小家为大家,始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盱眙县公安局受到公安部表彰18次,省委省政府表彰40余次,省厅市局表彰数千次,先后有3名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1名同志获得一等功,1000余人次获得三等功臣以上格次表彰奖励,获赠群众锦旗、感谢信8000余面(封)。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