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沭阳县政法各部门针对当前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欠薪欠债投资受损“三类重点矛盾纠纷”,按照“纠纷早解决、矛盾不上交”的原则和“预防为主、联动治理”的总体要求,采取“四个突岀”措施,坚持边排查、边化解的原则,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发生。
一是突出法律宣传,注重教育引导。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防为主、调防结合”的工作思路,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网格“五进”活动。及时组织民警、网格员深入各个网格开展宣传活动,针对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欠薪欠债投资受损等矛盾热点及矛盾多发的重点社区,采取发放法律宣传单、举办相关法律常识宣传展览等方式教育格内群众懂法、守法和用法律维权,引导群众运用正确的方式对待矛盾、准确表达个人意愿,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法律意识,有效预防“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截至目前,共发放各类宣传单30000多份,举办相关法律常识宣传41次,受教育群众达数8万多人。
二是突出情报搜集,消除苗头隐患。为实现对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的工作目标,以辖区网格为单元,对出租房屋、流动人口进行走访管理,掌握辖区网格基本情况,及时化解群众的消极和不满情绪,真正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各类矛盾相互叠加、汇聚激化,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社会稳定。
三是突出规范执法,依法调解矛盾。定期组织开展执法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办案民警和综治干部深入剖析执法办案过程中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从思想认识方面查找根源,进一步增强政法干警严格、公正执法的自觉性。
四是突岀定期回访,防止矛盾反弹。为切实防止矛盾纠纷发生反弹,完善了定期回访矛盾纠纷当事人制度,将回访矛盾纠纷当事人作为“派出所+综治中心十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公调对接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按照“谁调处、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落实到人,防止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出现反复。对具有反复性、多发性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讨要债务等矛盾纠纷,进行重点关注,坚持电话沟通和上门回访,落实教育疏导措施,通过“串门、拉家常”等方式感受当事人的所思所想,加强矛盾双方交流与沟通,增进信任和互助,争取在回访中进一步化解矛盾,严防矛盾纠纷升级恶化引发“民转刑”案件。沭阳县委政法委:祁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