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公安局闸口水上派出所辖区总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9万人,流动人口2万余人,辖区人员流动量大,社会治安状况相对复杂。近年来,闸口水上派出所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被淮安市公安局记集体三等功;2017年6月,被淮安市公安局授予“全市公安机关践行周恩来精神模范警队”荣誉称号,此外多次被涟水县公安局评为执法考评及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近年来,闸口水上派出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要求,通过党建引领、“义工调解队”、“淮浦V警官”三个强引擎,全力推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打造枫桥式派出所“涟水样板”。
闸口水上派出所始终坚持党对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
开展党建带创建活动。高举党建统领旗帜,以此为龙头综合推进各项主题教育、警营文化建设和队伍精细化管理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创建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围绕枫桥“新三不”经验,形成了以党建促创建工作局面。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文化教育。该所以“三会一课”、“微党课”为载体,积极借助“学习强国”APP等平台,将党建基因植入思想,通过党员亮身份、重温入党誓词等多种方式创建红色警营。
开展党员示范岗促创建活动。在全所培养和选树了五岛湖警务室等3个党员示范岗,对他们立足岗位践行“枫桥经验”扣民生之本、解民生之急、排民生之忧的做法进行总结推广和大力宣传,在全体民警身边树起了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党员标杆,在全所掀起了你追我赶争当创建先进的热潮。
2018年年底,闸口水上派出所联合当地社会公益组织组建了“义工调解队”,邀请经验丰富的社区干部、老党员、公益组织义工,以及国土、工商、土地规划局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担任义务调解员,实现多部门配合、共同参与,推行“警调衔接”制度,坚持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协助民警调处各类纠纷,积极借力化干戈、解怨气,有效化解群众矛盾,助力平安和谐涟水。
自“义工调解队”联调联动新阵地开辟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矛盾纠纷得以及时化解,公安警力有效释放,警民关系更加和谐,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局面。
今年以来,闸口水上派出所还创新推出“淮浦V警官”工作机制,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坚持矛盾纠纷不上交,就地解决。社区民警深入网格,建立自己的“朋友圈”,累积自己的“粉丝量”,争做网格中的“大V”,目前已建立机关村社、服务管理对象等微信群、QQ群15个,共吸收约5000余名辖区群众。在群内,民警进行政策宣传、安全防范提醒,对行动不便的群众主动提供上门服务。
2019年8月9日9时,涟水县公安局闸口水上派出所门前锣鼓喧天,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涟城街道新涟中花园小区居民自发组织,敲锣打鼓,把一面书写“了解民情 为民排忧 公正执法 奖惩分明”的锦旗送到了派出所民警手中,淳朴的百姓用他们最朴实的方式表达对派出所民警的感激之情。
涟城街道新涟中花园小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年来一直使用临时用电,今年夏天由于用电负荷较大,先后出现了变压器、线路被烧的情况,7月29日夜里该小区再次停电,时值酷夏,200余名业主难耐高温,纷纷在社区群内吐槽,社区民警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将情况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汇报,并积极联系多部门会办,最终在凌晨1时许,供电恢复正常。通过工作,该小区开发商也承诺尽快解决小区临时用电以及设施不完善等情况。
闸口水上派出所将继续围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目标,深入组织推进派出所在违法犯罪打击、治安乱点清查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方面工作,全力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辖区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