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不断提升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质量,有力控减涉法涉诉信访量,泗阳县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探索,紧盯平安稳定这一目标,统筹诉调对接、化解积案、律师参与、依法治访四个举措,不断取得工作新突破。
诉调对接,从源头上减少涉法涉诉信访量。一是创新机制。今年以来,泗阳积极探索“外引内联”诉调对接模式,先后出台了《深化全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进民事纠纷诉外调解工作的实施办法》、《泗阳县人民法院民事纠纷诉外调解工作规程(试行)》等系列文件,规范诉前调解工作。二是搭建平台。为实现矛盾纠纷诉调合理衔接,专门构建了诉调对接网络平台,通过网上一键受理,实现矛盾纠纷由“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司法所(单位)→调解组织→诉讼服务中心”的有序流转,加快调解案件处理速度。三是建立组织。依托县乡矛盾调处中心和村综治办,组建由县乡村调委会、民调小组、调解员、纠纷信息员(网格员)五级调解组织构成的“人民调解网”,全县建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36个,调解工作室215个,促进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截止8月底,共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纠纷2029件,调解成功380件,从源头上减少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化解积案,从存量上消减涉法涉诉信访量。一是开展积案化解专项行动。自2017年以来,泗阳县连续三年开展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对历年来久拖不决、终而不结的涉法涉诉信访积案进行梳理、推动化解。重点梳理出的120件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推动化解,截止2019年8月底已有效化解110件,化解率92.6%。二是开展司法救助活动。近年来,泗阳县将国家司法救助经费正常纳入年度预算,科学、规范管理使用司法救助资金,拓展司法救助渠道,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2017年、2018年我县对80件符合条件的信访人(案件)进行了司法救助,救助金额达240万元,有效化解积案42件。三是导入案件依法终结机制。针对合理诉求已得到有效解决,司法程序已经穷尽的案件,依法导入终结程序。2017年以来,泗阳已依法对宋某某等5件涉法涉诉信访结案依法申报省级部门予以终结。
律师参与,从增量上压减涉法涉诉信访量。近年来,泗阳积极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推动律师参与社会治理,使群众的法治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强化,构筑化解矛盾纠纷的“防火墙”。创新“三定位、三到位”律师参与工作机制,选派30名名优律师、法服工作者,轮流在法援中心“坐诊”,解答群众来电来访,做到解答法律疑惑、受理法律援助申请和援助案件审批、指派、承办一条龙服务。一大批信访积案在律师推动下妥善化解,一大批信访人在律师疏导下服判息诉。2019年以来,律师参与化解矛盾纠纷525件,诉前调解案件359件。
依法治访,从变量上控减涉法涉诉信访量。一是规范信访处置秩序。今年泗阳开展依法打击涉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对九类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打击处理。截止8月底,共打击非访案件12件16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6人。同时,制作依法治访宣教片4期,在全县各接待场所及乡镇村级卫生室所滚动播放,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自觉遵守信访秩序。出台执法评查标准。出台《泗阳县涉法涉诉执法监督工作规则》,重点突出“谁办案谁负责,谁引发谁解决”。二是建立案件评查机制,组织实施“530”工程,从政法等6部门选派30名以上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熟悉本职业务的人员,定期开展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评查等工作,以案查责。三是开展群众普法教育。以“七五普法”为契机,结合涉法涉诉信访典型案例,在《法治泗阳进行时》专栏进行宣传,引导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理性自觉地接受执法机关依法做出的判决和裁定,营造良好的法治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