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沭阳:政法干部下基层 指导工作传技能
2019-08-13 02:20: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沭阳县委政法委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政法干部大走访”活动。全委主要工作人员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思考下去、带着责任下去、带着真情下去,深入到基层进行调研,耐心听取广大人民群众在推进平安沭阳建设、网格化社会治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防范、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呼声和建议,找准工作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影响和制约政法综治和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的问题,推动政法工作创新发展。 

  经验一:问策基层谋平安,“六个必须是抓手”。在下基层“接地气”、“吸灵气”过程中,该委推出了“六个必须”工作法:即必须参与基层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必须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必须对村一级综治骨干和网格员进行业务培训、必须参与夜间治安巡逻、必须对典型群体进行逐一走访、必须给群众上一堂法治课,以“六个必须”来衡量密切联系群众的融入程度。通过扎实走访,他们和群众思想交流碰撞出了火花。自今年六月份以来,该委下基层为群众化解社会矛盾纠纷150多起,帮助西圩乡前车村48户困难户送慰问金2万元,访问特殊群体160多人,参与夜间巡逻20多次,给群众上法治课20多场,参与义务劳力4次,为困难信访案件当事人办理救助资金达70多万元,培训基层综治骨干和网格员20多期,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政法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经验二:蹲下去就点到位,指导工作有底气。在下基层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基层不少些网格员对业务工作不熟,对如何发展创新思路不清。综治科科长程建中带领新招来的6名年轻同志逐村进行走访,手把手对网格员进行网格通系统操作,“一标三实”网格信息采集进行传授,有效提升了村级网格员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在下基层调研中,发现部份村网格化服务中心阵地建设不规范。创新了“五有”工作法:即有阵地(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有设施(中心安装不少于12平方米的液晶显示屏,用于接入社会面监控系统、网格化信息系统、视频信访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四频合一”,设置不少于4个坐席台,配备必要的办公电脑);有人员(经县委、县政府批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40名乡镇网格化信息平台专职管理员,安排到40个乡镇场、(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专职管理员由县委政法委统一管理,每年需要经费200余万元,由县财政予以保障);有经费(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作为网格化工作专项奖补资金,用于对网格化工作成绩突出、投入较大的乡镇予以奖补);有创新(每个乡镇结合网格化社会治理自身特点,把创新做法融入网格,激发工作活力,推动工作发展,做到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在乡镇场(街道)一级,确定党委书记负总责,政法委书记负责牵头协调本乡镇的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在村(居)一级,确定村(居)党支部书记负总责、任网格长,负责本村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从而保证事有人做、责有人担,为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层。     

  经验三:走进基层带“同行”,传经辅导授技能。“要唱好综治平安和网格化社会治理这两台大戏,基层综治干部是主角。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才能使工作抓出成效”。因此,沭阳县委政法委利用大走访之机,俯下身子,向基层一线综治骨干和网格员传经送宝。   

  转变的是作风,带出的是“尖兵”。该委下访人员着重围绕“平安沭阳”建设、“网格化社会治理”建设的重点工作,组织乡村综治骨干进行集中辅导;组织矛调人员对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辅导调解工作技巧,流动人口与特殊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组织乡村巡防人员及安保人员对村(居)、企业、学校安全防范工作、消防管理工作、安全生产工作、情报信息收集等项工作进行培训。 

  通过对多类骨干人员的培训,使基层综治骨干和网格员进一步明确平安沭阳建设具体目标和任务要求,加深理解,吃透精神,理清工作思路,增强工作的融入能力,提高了基层综治队伍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化水平。   

  辅导的是“同行”,收获的是信任。该委执法督查科科长周川精通法律知识,为基层调解员讲了七种基本调解技巧,其中第二种是“情理交融法”又称“换位思考”。他说:“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在民事调解中,双方当事人由于自私自利思想作祟,跳不出个人圈子,好钻“牛角尖”,我们应启发当事人转换角色,换位思考,在考虑个人得实的同时,也要替对方利益着想,做到知彼知己自我约束,然后,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进行调解”。茆圩乡一名调解员听后说:“我明白了,会后我就去调解这件事。”其因是右门旁家邻居种的豆角被左门旁家的鸡滾进大棚吃了,致使右门旁家的狗咬死了鸡,双方引起了争吵。他把双方当事人找到场说:“按民法规定,损害了别人家的利益,鸡吃豆角应赔豆角钱,狗咬死鸡应赔鸡钱,这是合法合理的。但是,咱们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应该换位思考,高风亮节来处理这件事情”。双方当事人一听都觉醒了,自觉握手言和。    

  经验四:深入基层找亮点 政法工作显特色。营造向“亮点”看齐,向“亮点”学习的氛围。该委抓住下访机会,向各个基层寻找鲜活“亮点”,而后进行培植打造,深入挖掘成功经验。在乡镇综治中心阵地建设上,以吴集镇、西圩乡、沭城街道等10多个综治中心为典型;在推进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中,以南湖街道、沭城街道东元社区为典型;在加强青少年教育方面,以检察院打造的“青少年法治关爱基地”为亮点;在政法队伍建设方面,以县公安局打造的“青岛路派出所”为亮点;在七雄街道以“党员义务调解室”为亮点。采取观摩学习,介绍经验的做法,让大家接受和认可“亮点”,而后向全县推广,积蓄创新发展正能量。   

  “静下来”钻研,“沉下去”思考,“走出去”学习。在深入开展“对标找差”大讨论活动中,该委教育和引导全委人员“静下来”钻研,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结合自身工作,查找问题补“短板”;“沉下去”思考。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着力破解政法综治和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发展难题,推动工作落实;“走出去”学习。今年1-6月,该委先后赴淮安市盱眙县洪泽区、淮安清浦区、南京江宁区、苏州吴中区、南通崇川区等地取经,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进一步创新和打响沭阳的平安和网格化社会治理品牌。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