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全面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泗洪县通过广泛实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双33工程”,使得青少年法治理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有效树立,关爱青少年成长成为全社会的自觉习惯和自觉行为。
针对在校青少年实际,该县组织实施了“三进三同”工程(法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法治教育校园与家园同心、小手与大手同频、德治与法治同行)。各学校统一为学生配备法治教材,保证法治学习课时,改进课堂教育方式,确保法治教育入脑入心。定期邀请法治副校长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以节日活动为契机,每年开展专题普法活动10余次。在明德学校建成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所有学校均建有普法专栏。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校讯通、微信群、告家长书、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向家长普法,共同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法氛围,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
针对校外青少年现状,组织实施了“三学三做”工程(学雷锋,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学法律,做法治泗洪的建设者;学先进,做新时代优秀青少年)。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学雷锋、益起来”青少年公益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让每一个参与者践行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来;通过开展“青少年自我保护情景剧大赛”等活动,让广大青少年自主学习法律,自主参与到法治泗洪建设中来;通过“两红两优”、“十大杰出青年”表彰一大批先进典型,号召全县青少年以先进为榜样,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
“双33”工程的有序推进,让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得到明显提升,家长参与普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显著增强,校园欺凌事件得到杜绝,全县青少年在法的“防护网”下健康成长。
该县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先进单位”、“全市平安法治先进集体”等荣誉,58所中小学荣获省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