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宁区各级调解组织经实践形成“快准稳”三步工作法,连续调处4起群体性劳资纠纷,涉及人数近500人,为劳动者追回工资、经济补偿金等各项费用合计二千余万元。
应急处置速度快。江宁区各级各类调解组织针对群体性纠纷具有易激化的特性,对于显露出苗头的群体性纠纷全力争取第一时间发现,火速应对。近期通过走村入户进企,全面排查因矛盾纠纷向街道、社区反映过的当事人,及时发现矛盾纠纷隐患,抓早抓小抓苗头。对于苗头问题,经分析讨论后形成初步工作方案,指派专人负责,密切关注其动向,随时掌握纠纷动态,在初始阶段即被排查发现并在街道矛调例会上专门研讨,制定了预案,加强预警,提高排处力度。
纠纷关键点把握准。群体性劳资纠纷涉及人数众多,利益诉求复杂,调处难度大,因此江宁区各级各类调解组织精确把握纠纷焦点,抓住当事人心理“弱点”,瞄准法律“发力点”。在调解前,先通过下功夫走访社区、企业、职工家庭,逐一摸排登记并加以分析归类,根据当事人不同情况,准确把握案件的争议焦点,对症下药。在调解过程中,通过摸准当事人心理“弱点”,是否存在事实认知错误、诉求无理缺乏依据、感情心理偏执、发泄心中怨恨等情况,适时进行温情感化、心理疏导。
矛盾化解方式稳。注重协调配合,完善由调解组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部门、工会共同参与的纠纷化解机制,提高劳动矛盾纠纷稳控化解水平,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在调解过程中,注重法理情的统一,既要严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同时,又要坚持以人为本,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协调街道、社区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为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从源头上彻底解决纠纷,实现“釜底抽薪”的效果,防止纠纷“反弹”、“回潮”。秣陵街道调委会在调解一起近400人的解除劳动合同纠纷过程中,考虑到企业很多员工是残疾人,在依法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与街道、社区沟通,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2018春风行动开展以来,江宁区各级调解组织共化解劳动争议、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526件,调解成功526件,成功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