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城射阳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深入推进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系统治理,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普遍增强。
坚持源头治理抓稳定。牢固树立“100去1等于0”的稳定理念,健全“动态台帐、网格管理、应急处置、舆情管控”四项机制,实行周会办、周督查、周分析、周见底“四周工作法”,推行每周六上午县党政主要领导专题会办、严格销号,不走过场、不搞形式。扎实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等活动,创新开展“无访无诉镇区、村居(社区)”建设,2017年度全县有53%的镇区和75%的村居(社区)达到创建先进标准,发放奖补资金1050万元,全县“四级信访”总量明显下降。
坚持综合治理保平安。在全省率先实现政法维稳指挥、人民来访接待、综治信息研判、社会面技防监控“四频合一”,在全市率先建成技防监控“村村通”工程,顺利通过省级技防城验收;在全市首家组建平安法治志愿者协会,现有镇区、部门分会20个、注册会员超4万人以及近600人的镇区专职巡防队伍,平安法治示范镇村试点经验在全市推广。扎实推进大走访与社会治理等“多网合一”,建立大走访“四个一”工作机制,带着问题下访、查找问题走访、解决问题回访,满意不满意,群众签下字,群众满意度99%以上。成功探索镇村债权债务打包处置办法,镇级化债率70%以上,村级债务得到有效化解。
坚持依法治理促和谐。建立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等“四在先”工作机制,出台36份依法办事规范性文件,建立“5+X”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等26项制度,率先推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互联互通,去年以来征收搬迁12152户,拆牌关停涉金类非金融组织389家,没有发生一起强拆和集访。司法体制改革和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成效居全市前列,耦耕堂村环境公益诉讼案例被评为全省公益诉讼六大典型案例之一。建成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四网普法”覆盖城乡,实施农村3000只高音喇叭等普法惠民工程,组织以百名机关干部、百名社会志愿者、百名“五老”辅导员为骨干的“三百”普法队伍,引导全社会形成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坚持系统治理惠民生。智慧政务”覆盖全县政务服务领域,在全省率先整合“一张网”和12345平台,推动网上大厅和实体大厅融合发展,“一张网”服务各项指标全省前列。政府购买服务,为237个村居配备法律顾问。组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培育发展法治类社会组织87个,“法治驿站”覆盖全县所有村居,融入法治元素的农民画、草编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在全省率先实施“两困”对象(困境儿童和困境在校大学生)、医疗救助、住房保障、节日慰问“四个托底”,用法治保障弱势群体教育权、健康权和居住权。截至目前,全县托底救助11.8万人次,县财政支付专项资金2.06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