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安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雪亮工程”建设有关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现代技防街区建设,有效提升治安防控新水平。2017年,该县盗窃案件同比下降20.98%,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0.5%,通过技防设施破获刑事案率达48%,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
高起点规划,提升现代技防街区建设档次
海安将技防街区建设作为雪亮工程建设的重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召开综治委会议专题研究,围绕实战应用,明确现代技防街区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一线具体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难题,推进技防街区工作的深入开展。
建立内部分工协作机制,综治办加强组织协调、联系沟通、分类指导和检查督促,强化技防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公安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强技防街区建设的指导管理和实战应用;城管、企业、医院、学校、个体商铺等加强本行业本单位技防系统的建设、管理和联网整合。截止目前,该镇共布建监控点位4982个,安装高清摄像机7236台,技防(简称“看店宝”)入商铺5843户。建立报修24小时响应机制,成立专门维修保障机构,落实专人专车、随报随修,确保技防街区作用的有效发挥。
高标准建设,提升现代技防街区应用水平
结合道路监控现状,在李堡镇先行试点基础上,确定以城区为核心,以镇主干道、与相邻县市区356个出入口为屏障,以各商铺、企业等单位为依托,形成点、线、面结合,网络化布防的单位、片际和镇际三道技防闭合防线。
积极运用新技术,选定具有鱼眼大视角监控、红外夜视、24小时循环录像、夜间设防入侵自动报警、业主与后台多平台可视、业主与后台可对讲的360“看店宝”作为应用产品。坚持前端商家投资、后台政府建设、建后多方共享原则,前端技防产品由各单位自行购买,各区镇委托人员安装,后端显示设备由政府投资建设。
与此同时,为确保“进出留痕、动知轨迹”,制定“高清封路、监控锁口”的路面建设标准,努力实现“空中接力、动静互补”,保证夜间图像清晰,不留空白和盲区;遵循“按需加密、绩效调整”的跟建原则,确保供电、光纤等一步到位,保障了边建、边用、边出成效。
高效率研判,提升现代技防街区实战能力
在开展公安专业研判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组建专门研判队伍,狠抓业务培训、奖惩考核,确保研判专业化运作。定期邀请图侦专家、研判能手从基本操作、图像甄别等方面入手,面对面地进行授课、答疑;图像中心专职研判人员每季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跟班作业,通过知识考试、技能比武等活动,全面提高业务技能。
建立部门对接机制,以实战研判为核心,整合司法、信访、综治、城管、卫计等部门资源,建立联勤协作和技侦信息请求服务机制,为精准锁定嫌疑目标提供快捷、高效的信息支撑。同时,将监控信息研判与基层基础工作紧密结合,通过研判弥补基础工作不足,促进基础工作开展。完善治安保险机制,积极探索实施社会治安防范市场化保险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商铺、单位安装积极性。
坚持破案评估、战例总结,提炼战法,逐步形成以人、车、案为目标的研判战术。根据图像平台重点人员和重点问题预警信息,密切关注重点人员活动轨迹,强化动态管控,对实时监控发现的安全隐患或通过研判发现的重点人员,及时提醒商铺单位加强治安防范或落实相关举措。今年以来,通过图像研判下发研判指令61条,指导商铺、单位加强治安防范措施392条,实战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