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4月,南通公安单独设立正科级建制的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支队到今天,支队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打整治“食药环”违法犯罪,以实际行动履行好行政违法打击、刑事犯罪打击和执法保障等法定职责,保护群众“舌尖安全”,维护通城碧水蓝天。
其实,针对食品药品和环境等领域犯罪出现的一些新特点、新动向,早在2015年6月,南通市公安局就已在治安支队增挂了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支队。在距离单独设立食药环侦支队的一年半时间里,他们始终坚持对食品、药品和环境污染犯罪“零容忍”,持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专门开展了“利剑行动”、“断链行动”等一系列行动,侦办相关刑事案件200余起,其中公安部、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案件3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00余名。尤其是破获的吴某等人生产、销售假药案入选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典型案例,“2.18”系列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被公安部打假“利剑行动”列为第一批挂牌案件,“南通汤某某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入选全省打击食药犯罪十大案件。
这一年都有哪些新动作?
出台专门意见,与环保联合出台《办法》
2017年11月,为进一步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公安机关职能,全面提升南通公安机关打击“食药环”犯罪能力水平,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全力服务保障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南通市公安局专门研究出台意见,进一步加强全市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工作。
意见强调,食品药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既是重大民生问题、发展方式问题,更是政治责任问题,全市公安机关要全面执行中央、省、市相关决策部署,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打整治“食药环”违法犯罪,以实际行动履行好行政违法打击、刑事犯罪打击和执法保障等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主动对接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形成执法合力,重大案件一律专案侦办。
为了让食药环侦队伍真正成为打击食药环犯罪的一把尖刀,根据意见,南通市公安局在县(市)区公安(分)局建立食药环侦大队,选拔一批专业知识强、侦查办案经验丰富的民警专职从事食药环侦工作,实现市县两级公安机关食药环侦队伍的专业化、实体化运作。并通过强化专业培训,配齐专业装备,提升专业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部门与公安机关执法衔接配合,依法严惩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依据《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等规定,2017年12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制定下发了《南通市环境保护部门与公安机关执法衔接工作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在明确职责分工的基础上,两部门通过系列工作措施和工作机制,实现无缝对接,形成打击合力。
《办法》明确,各级环保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涉嫌污染环境犯罪的案件、适用行政拘留的违法案件,应向属地公安机关移送,并配合开展调查取证、环境监测、危险废物认定等技术工作。各级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属于环保部门受案范围的违法案件线索,应及时通知或移送查处,必要时给予办案指导。同时,对涉嫌犯罪案件和行政拘留案件移送的职责、方式、时限、程序和监督等,《办法》均有具体要求。
为形成全市环境执法联动网络,建立完善的快速响应机制,依据《办法》,我市环保、公安建立了环境执法联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执法联动工作组,设立执法联络员,相互依托“12369”环保举报热线、“110”报警服务平台、执法连联络员,健全完善快速响应和联合调查机制。同时成员单位负责人和联络员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则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
《办法》明确,建立联合执法行动制度。为形成打击合力,集中解决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段严重污染环境、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除了及时通报执法行动、举报投诉、案件线索、办案动态等信息,市环保局、市公安局每季度至少将开展1次联合执法行动,尤其是增加夜间执法检查频次,重点打击直排偷排、数据造假等恶意违法犯罪行为。两部门在工作中,需要相互配合协助的,须向对方同级部门出具《协助函》,紧急情况下,则可直接通过联络员电话等形式联系。对重大疑难案件,环保、公安可进行联合调查,必要时,还可以邀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
此外,我市环保、公安还建立了共研共学共享制度,定期开展交叉培训、跟班办案,相互指导,共同研究,共享证据。发挥专家辅助证人作用,为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依法打击食品药品犯罪
新成立的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支队主要负责组织侦办上级交办、行政部门移送以及社会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案件,指导、协调全市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案件侦办工作,会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联合开展区域性食品药品和环境安全专项整治,全面掌握全市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动态,主动分析、研究犯罪活动规律并制定打防对策等。
这一年都取得了哪些战果?
2017年,这个支队全年立案侦办69起污染环境刑事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77名,同比上一年分别增长283.3%和284.8%,成功侦破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2起,江苏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案件8起。
去年2月20日,启东市公安局根据群众举报,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在当地某百货店查获数百瓶“孟氏风湿康胶囊”“复方咳喘灵胶囊”,经检测,被认定为假药。经过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数月侦查,6月27日,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会同启东市公安局,在天津、河南等地集中收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捣毁生产、包装、储存假药窝点4处,查获假药成品、半成品、原料等共计6吨。经查,2015年6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刘某某购买制假原材料,并指挥王某某等人雇佣他人在天津一民房内制假,同时安排专人通过电话推销的方式,将假药销往全国30余个省市,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去年1月19日,我市警方根据上级交办线索,捣毁一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窝点,现场查获生产设备一套,西布曲明、酚酞各一袋,减肥胶囊成品、半成品5万余粒,斩断一涉及河北邢台、广东广州、浙江衢州、江苏南通的非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网络。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张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查获“SULILIGHT”“院线溶脂”“纤体奶茶”“舒立清”等减肥胶囊成品、半成品50余万粒。该犯罪团伙通过互联网将含有西布曲明、酚酞或呋塞米的减肥产品销往全国20余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