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铜山区司法局加强“省优秀司法局”创建,专门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出台《创建工作规划》《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细化责任、稳步推进,通过创建活动带动司法行政各项业务水平提升。
一是强化创新意识,人民调解迈上新台阶。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覆盖转型增效,实现矛盾纠纷排查预警率、防止矛盾纠纷激化能力、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满意度“三个明显提升”,全区镇(街道)调处中心及专业、行业调解组织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村(居)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达到了95%以上。积极推进劳动争议、物业、医疗、道路交通、消费等五类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完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形成“3N31”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联防联调,认真做好微山湖接边地区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二是围绕群众需求,服务民生取得新进步。丰富便民服务举措,完成法律援助受援对象信息库平台建设,完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推行 “电话预约、网络申请、上门受理”,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注重加强援助效果,组建名优律师专家团,开展法律援助“名优工程”,规范援助程序,实现公检法司无缝对接。不断优化公证办证过程,通过推行预约服务、代为调查收集证据、设置便民绿色通道、提供上门办证服务、减免特殊群体公证费用等方式切实解决群众的办证难题,积极参与政府采购招标、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小微企业融资借款和转型升级提供服务。健完善村法律顾问制度,采取上门、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全力推行法律服务“三定一免”制度和“四个一”制度,在全区310个行政村分别建立法润民生群。
三是注重融合发展,法治宣传呈现新气象。以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为龙头,开展党委(组)中心组学法、“每月一法”等活动,开通区科级领导干部法治教育短信平台,每周五对全区1500余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发送1到2条法治宣传教育短信。充分利用 “3?15”、“12?4”等节日,联合法院、教育、公安、土地等部门开展“赶法律大集”、“法律十进”活动,深入开展“美好生活?德法相伴”专项活动。紧抓网络文化高地,建立了微信普法群,开设“普法微课堂”,成立法治宣传骑行队和铜山区法治文艺演出队。完善法治宣传产品,编印《以案释法》系列丛书,印制法治宣传扑克、法治便利包、法治围裙、法治雨伞,推出法治动漫、法治微电影。
四是加强工作保障,特殊人群管理实现新突破。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政法干警招录工作为基层司法所配备了31名政法专编工作人员,确保每所至少2名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同时面向社区公开招聘69名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达到了与社区服刑人员配比1:15的目标,推动管理人员专业化。统一配备矫正执法用车、执法记录仪、生物识别考勤机、电子手铐、矫正通手机终端等执法装备,实现社区服刑人员生物考勤各所与司法局联网,实时掌握服刑人员教育及学习动态。强化安置帮教工作,加强监狱劳教单位与司法所、家庭、单位、社区的无缝对接,进一步规范帮教程序创新帮教方法,严格落实重点人员“必接必送”措施,形成“五位一体”的帮教格局。开通远程会见系统,解决“会见难”的问题,帮助特困服刑人员家属申办低保、五保,助力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解除了监所服刑人员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