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探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广矛盾纠纷排查“格长制”,实行“百户千人、一格一员、一员三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85%以上的矛盾纠纷在网格内得到及时化解,连续8年被表彰为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公众安全感持续保持省内前列。
一是做实网格,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纠纷排查网络。以自然村或相对集中居住区域为基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充分考虑群众生活、生产实际,将管理区域以100户1000人左右为单位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格长。着重从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五老”人员中选聘格长,有条件的村居在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中选聘。“格长”履行矛盾纠纷排查、法治宣传、安全隐患排查职责,形成“一员三责”工作格局,无缝对接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人民调解组织。截止目前,全市共划分网格近7500个,发展小区调解组织360多个,配备格长13000多名。
二是做精标准,完善前瞻式主动式纠纷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防范标准,将格长排查的信息划分为简易、一般、疑难、重大四个等级,制定“重大信息随时报,疑难纠纷日报告,一般纠纷周报告,简易纠纷就地解决”制度,及时掌握苗头性、趋势性问题,主动开展分析研判,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社会稳定风险,定期发布面向全社会的风险舆情,提高纠纷预防的前瞻性。今年以来,已向党委政府报送矛盾风险情况近1000次,面向全社会发布法律风险提示微博200多条、微信80多条。
三是做专主业,开展拉网式联动式矛盾纠纷排查。结合“三进三帮”大走访,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纠纷大化解活动。组织人民调解员和“格长”下沉到城乡社区,围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类型开展拉网式滚动式排查,做到抓早、抓小、抓苗条。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主动对接公安、检察、法院、信访、人社等部门,采取公调、检调、诉调、访调等方式,多元化解医患、征地拆迁、婚姻家庭、劳务纠纷等矛盾纠纷。截至10月底,全市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5168次,调解18295起,调解成功18264起,防止群体性上访125批次1435人,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22起90人。